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3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噢?竟然是這樣?”布策聽到波菲裡耶夫的回答並不是很有底氣。不由得微微一愣。
“是的。”波菲裡耶夫似乎想要打消布策對乾國開戰的想法,說道,“我們現在有四十多艘戰艦,但鐵甲艦隻有四艘,巡洋艦有十二艘。其餘的都是炮艦,如果和乾國海軍作戰的話,想要取得勝利,是要冒很大的風險的。”
布策聽出了波菲裡耶夫話中的潛臺詞實際上是說取勝毫無把握,不由得有些變了臉色。
“如果要開戰的話,我們需要抓緊時間集結我們的艦隊。並且趁乾國海軍沒有集結的機會主動發起進攻。”波菲裡耶夫注意到了布策臉上表情的變化,乾脆將自己的底牌交待給了他,“根據我們的情報,乾國海軍的主力艦都分散在一些重要的港口,乾國人當年從日本俘虜的那艘鐵甲艦‘龍驤’號已經在福州船政局改裝完畢,換上了新式的輪機和火炮,正停泊在大沽口,應該已經具備了戰鬥力,此外還有六艘巡洋艦和八艘炮艦駐泊在那裡;另外有兩艘巡洋艦駐泊在琉球,威懾日本人。有六艘巡洋艦駐泊在福州,八艘炮艦駐泊在臺灣,四艘巡洋艦駐泊在上海,如果我們要採取行動。首先攻擊的目標就應該是大沽口的乾國艦隊。您希望我這麼做嗎?”
聽了波菲裡耶夫的話,布策的臉拉得更長了。
作為一名外交官,他對海軍的情況並不是太瞭解,只是習慣於將海軍作為外交訛詐的工具,但他沒想到,曾經讓他倚為最堅強的後盾的俄羅斯帝國海軍遠東艦隊的實力。竟然是這樣一種情況。
近世以來,西方各國為了維護其本身的在東方的利益以及保護其僑民安全,紛紛派遣海軍前來,諸如英、法、德、俄、美、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皆曾組成遠東艦隊在乾國沿海及西太平洋各地展開活動。或者3艘、5艘;或者10艘、8艘,其中俄國的“西伯利亞艦隊”規模相當可觀。艦船數目經常維持在20艘左右,而且鐵甲艦、巡洋艦、炮艦、汽艇、雷擊艦等各類戰船無不齊備,是以其戰鬥力很是強大。俄國人之所以在遠東保持如此多的艦船,目的是能夠與英國在遠東的海軍力量相抗衡。由於英國在東方的重點是印度,西太平洋一帶的海軍兵力有所不足,因而英國對俄國在遠東的擴張雖然一直十分警惕,但依靠英國自身的力量難以抗衡俄國,所以英國很自然的選中了東亞第一大國乾國作為抗衡俄國的夥伴。這一次俄國佔據北海道,可以說引發了英乾兩國的強烈不安,乾國公開表示反對俄國佔據北海道,被激怒的俄國人派了三十餘艘軍艦到達日本,然後又幾次公開駛往乾國沿海地區耀武揚威,使得東亞局勢大為緊張。
“我需要讓乾國政府明白局勢的嚴重性,讓那些昏昏噩噩的官員們感受到戰爭很可能會馬上到來的氣氛。”布策也將自己的真實意圖透露給了波菲裡耶夫,以方便波菲裡耶夫採取行動。
“好吧。”波菲裡耶夫說道,“不過,我認為,我們還是需要支援。”
“我會發電報給海軍部,請求再派遣艦隊支援。”布策滿口答應下來,“我已經給沙皇陛下發出了電報,沙皇陛下是會支援我們的。”
在俄國艦隊集結期間,布策故意在天津和日本之前往來,並一再和波菲裡耶夫會商武力要挾的細節。由於得到了西伯利亞艦隊的支援,布策決定藉機向乾國提出反交涉,內容集中在優待公使、擴大各口通商特權及西北邊界貿易三項要求上,但他首先仍在責問乾國收留薩摩軍民的責任,以及關於遣使的上諭中“俄國”二字未抬寫這兩件事上挑剔。關於優待公使一節,布策要求:一、駐京公使隨時覲見皇帝;二、近族王公與外使往來;三、禁地準外使遊歷;四、各部院大臣與外使往來。關於各口通商問題一節,布策又要求:一、稅單對於中外商人應一律有效;二、整頓厘稅,租界內先禁抽釐;三、沿海、沿江、沿湖各地添開口岸;四、鴉片稅收。各口應訂定劃一章程,由海關征收。關於西北邊界貿易一節,布策要求乾國政府飭令地方官員與俄國派去的官員共同議訂章程。此外布策又節外生枝,要求乾國政府明降諭旨。嚴令各省對持照遊歷的外國人妥加保護。
面對布策的勒索,乾國政府十分憤怒,敬親王首先對布策就收留薩摩軍民一事援引圖爾虎特蒙古部東歸舊例向俄國進行了說明,並對俄國佔據北海道和派海軍威脅乾國表示了極度的憤慨,敬親王說:“薩人歸附。乃日本政府失政所致,與俄國無干,而俄國強佔北海道,與理無據,北海道鄰近乾國,俄人驟佔,天朝自當問詢,貴公使卻藉機如此逼迫於乾國,要增開口岸,強抽釐稅。須知俄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