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支1400餘人的援軍乘坐運輸艦“常陸丸”、“有功丸”和“三邦丸”趕來,由炮艦“幹行”、“雲揚”護航。在海中隨波逐流的東鄉平八郎被“雲揚”號救起。
被救上船的東鄉平八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大家,徵苔軍第一支護航艦隊已經全軍覆滅,乾國艦隊就在前方不遠處,要求這支運輸船隊馬上返航。
但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就在這時,兩艘乾國船政水師的巡洋艦“超武”號和“澄慶”號出現了,攔住了運輸船隊,用大炮對準了日軍艦船,要求日軍立刻投降。
面對乾國軍艦的逼迫,“常陸丸”號上的日本陸軍堅決不肯投降,向乾國軍艦開槍射擊,並搬出了陸軍用的火炮向乾國軍艦開火,結果遭到了乾國軍艦的激烈炮火的報復,護航艦“雲揚”、“幹行”被迅速擊沉,而“常陸丸”號被“超武”射出的炮彈擊中了彈藥艙,發生了大爆炸,很快沉沒了。而在遭到落水日軍的槍擊後,被激怒的乾國水兵竟然乘座小艇,用步槍向落水日軍射擊,對日軍展開了血腥的屠殺!
“常陸丸”號搭載的600餘名日本陸軍士兵最後僅有100餘人生還,其餘均化作了海上的孤魂野鬼。
在“常陸丸”號被“超武”號擊沉的同時,“三邦丸”和“有功丸”也被“澄慶”號捕獲,“三邦丸”號的船長三島勝一和“有功丸”號的船長早川立信驚慌地沒有任何主張,下令降旗並升白旗投降。在搭乘“三邦丸”號的美國籍大副倫貝特的提醒下,船上攜帶的密碼本和重要檔案全部被焚燬,但是10萬元的銀日元尚未來得及投入海中,“澄慶”號上的乾國軍官就登上了“三邦丸”,完全控制了這艘日本運輸船。
※※※※※※※※※※※※※※※※※※※※※
附:《林文襄公集·奏稿·琅嶠海戰情形》:
“……臣率船政水師蒸汽快船5艘,炮船4艘自福州馬尾起航不久,將至澎湖,突遇大霧,為免船隻觸碰,加之該海域礁石密佈,遂停航以待霧散,不意海霧重重,競日不散。臣恐貽誤行程,乃令諸艦強行起航,欲冒險衝出霧區。然行不多時,運煤船‘惠利’便誤觸礁石,臣慮戰艦觸礁,遂不得不重令停航,並搶救運煤船。三日後霧散,再行啟航不久,遇偵報船‘飛鴻’帶傷前來,管帶黃建勳告以澎湖水師前往琅嶠一帶阻倭兵上岸,而倭艦竟悍然開炮轟擊,澎湖水師皆為舊式師船,不敵倭之鐵甲大兵輪,遂至全滅,‘飛鴻’與之周旋搏擊多時,以船小炮少,中彈多處,遂轉輪撤回報信。臣得信後即率艦直駛琅嶠,見倭兵已然登陸,海上有倭艦共5艘,內有鐵甲大兵輪一艘,為其旗艦,餘為蒸汽大炮船一艘,蒸汽小炮船兩艘,蒸汽明輪炮船一艘,見我水師前來,即行上前開炮,未見有旗語問答。臣乃率諸艦上前迎敵,彼截衝我船,然速力不足,為我船所繞行,以舷炮反覆轟擊。……幸賴皇天佑護,將士用命,苦戰多時,盡行轟毀倭艦,然此亦不足雪死士之冤仇,洩臣民之公憤……”
第二百三十二章奇怪的訓練科目
在消滅了大部分的落水日軍之後,“超武”號與“澄慶”號和隨後趕來的“和碩公主”號會合,一起押送“三邦丸”和“有功丸”回到臨時錨地,第二天早晨,雞籠港一片盛裝,乾國通報艦“飛鵬”號運載著被俘的日本“三邦丸”、“有功丸”兩艘運輸船上的日本官兵抵港,“船近碼頭即放汽鍾、搖鈴、吹號筒,使該處居民盡來觀看”,包括東鄉平八郎在內的日軍被俘官兵被迫列隊穿越大街小巷,在乾國百姓的嘲笑和痛罵聲中默默行進,“使之遊行各街,遊畢方收入監,以示凌辱”。
“常陸丸”號事件是整個苔灣戰役期間日本軍隊最為悲慘的一頁,訊息傳回日本後,日本朝野震動。明治天皇得知訊息後,作戰意志大大的動搖了,召開御前會議要求儘快結束戰爭。
此時恰逢乾國仁曦皇太后萬壽期間,乾國方面為了表示普天同慶之意,決定釋放日軍俘虜,根據乾國政府的命令,被關押在臺灣的日本陸軍俘虜被陸續釋放,乘坐日本方面派來的商船回國,但日本海軍俘虜卻一直被關押著,沒有得到釋放。
而在《北京專約》簽定之後,日本海軍俘虜才得以被釋放。而乾國方面為了顯示友好之意,將被乾國海軍俘虜的“富士山”號軍艦修理完畢解除武裝之後,交還日本,用來運送日本海軍俘虜。
不過,“富士山”號的交還還是給日本人帶來了一些小小的麻煩,那就是誰來當這艘軍艦的艦長。因為這艘軍艦上的日本艦長實在太多了,除了陣亡的“幹行”號艦長相浦紀道,象“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