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紛紛掏出銅錢來,拋到女孩兒手中的缽子裡。
伊藤博文鬆了一口氣,他這才發現剛才因為緊張的關係,他的額頭竟然滲出了汗珠。
他掏出手絹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思忖了一會兒,拿出錢包來,從裡面取出兩張“明治通寶金壹圓”紙幣和一把“明治通寶”銅錢,交給身邊的隨從,示意他去將錢分別施捨給那兩個女孩兒。
隨從領命跳下馬車,擠進了人群當中,來到兩個女孩兒面前,將紙幣和銅錢分成二等份,分別放進了兩個女孩兒手中的缽裡,兩個女孩兒看到大面額的鈔票,全都吃了一驚。
伊藤博文看到她們向隨從深深一躬之後,似乎在象隨從詢問著什麼,隨從先是擺了擺手,然後轉過頭,向自己所在的方向指了指,兩個女孩兒齊齊轉頭,向伊藤博文望了過來。
看到這兩個面貌清秀的女孩兒眼中滿是感激之色,伊藤博文衝她們微微一笑,卻禁不住在心裡嘆息起來。
眼前兩個女孩兒接到鈔票的樣子,讓伊藤博文想起了和大隈重信合力應對貨幣改革的往事來。
早在明治二年七月,西方各國公使便向日本新政府提出交涉如何處理幕末的劣幣問題和如何匯入西式幣制與國際接軌的問題。明治初期,嚴重的貨幣混亂行為導致了各國商人在日利益嚴重受損。那時的日本在貨幣流通方面也是“百鬼夜行”,而且不如一海相隔的乾國的是,乾國流通領域的都是“良幣”,日本卻是“劣幣”和“贗幣”,各國因此不斷嚮明治政府施壓。
幕末時斯的日本由於金銀外流嚴重,幕府被迫鑄造成色惡劣的金銀幣充數,結果外商怨聲載道,幕府被迫簽訂改稅條約,同意再不會繼續降低金銀成色,並在將來引進西式貨幣制度,但是,隨著徵長,戊辰等戰爭的爆發,幕府以及其他各藩都被迫繼續鑄造劣質金銀幣來支付戰費和武器購置費用。而倒幕軍一方也鑄造劣質金銀幣來支付開銷。加之各藩過去本來都有鑄造劣幣的傳統。所以劣幣四處橫行。二分金的仿造尤其厲害,有外面鑄金中間鑄銀的,有用銅鑄造外面鍍一層金的,不一而足,達十二三種之多。而當維新之後,新政府由於種種情況導致財政基礎不穩定,於是偷偷摸摸的繼續鑄造違反了改稅條約的劣幣。貨幣流通的混亂情況不但令日本人民的生活極其痛苦,阻礙了日本的經濟的發展,也激起了外國的憤怒。
英國首先方面發現了明治新政府的這種行為,英國人極其惱火,要求明治新政府必須改革幣制。當時因為劣幣橫行,日本自身的經濟也受到嚴重打擊。國內外的商人都受到巨大損失。在明治二年,英國公使帕克斯夥同法美意德四國公使發出正式宣告,以日本內戰已經結束為由,要求新政府立即拿出驅逐劣幣的方案,終止各種損害外商利益的事情。新政府接到宣告後大吃一驚,急忙開始組織談判團隊。當時負責談判的便是大隈重信和伊藤博文。
然而這時大隈重信面臨的問題,不只是來自國外,還有來自國內的巨大壓力。為了化解帕克斯的攻勢。在明治二年二月五日,大隈重信和外國官知事伊達宗城合謀傳送了一份宣告給帕克斯,聲稱政府將在二月五日釋出關於將來發行新貨幣的宣告,但這其實只是大隈重信的緩兵之計。帕克斯識破了後大怒,立刻發表了一篇措辭強硬的宣告,要求新政府說明事情經過。伊達宗城無奈之下只好在二月三十日向五國釋出署名宣告,在宣告中,伊達宗城承認新政府製造劣幣並承諾杜絕此事。宣告還正式承諾政府將發行足量的新貨幣,而新幣將與當時發行的紙幣“太政官札”實現等值兌換,除了政府本身之外,嚴禁任何私人或藩私鑄金銀幣。
第一百二十二章如此維新
伊達宗城的宣告雖然暫時平息了西方國家的質疑。但馬上引發了激烈的內鬥。首先的抵制來自於薩摩和土佐兩藩閥。薩摩和土佐兩藩因為是維新的首要功臣,在政府內部勢力強盛。因此我行我素私鑄劣質金幣而無人敢問。而其他各藩見狀則把政府的禁令當作耳旁風,私鑄金銀幣不停。日本經濟的混亂因而大大加劇,明治政府遭到質疑,面臨巨大的危機。
明治政府下令大隈重信負責準備一個關於如何處理劣幣和贗幣的方案。大隈重信的方案則基本上和伊達宗城的宣告一樣。然而薩土等藩閥,由於率先宣佈“版籍奉還”勢力大大增長,氣焰滔天。藩閥派以大久保利通為首,極力反對大隈重信的方案。三月三十日,衝突白熱化。大隈重信等人剛剛得到太政官令宣佈同意大隈重信的貨幣改革舉措,連“飛腳”(負責郵政傳遞的人)都派了出去。結果飛腳被大久保利通的人抓回。大久保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