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廷給的俸祿,都花在了窯姐兒的身上!”仁曦太后又道。
聽到仁曦太后竟然準備要查清流言官們的個人花銷,登時心驚膽戰,連“皇太后息怒”的話也說不出來了。
“翁師傅這就跪安罷。”仁曦太后重又瞥了一眼翁叔平,淡淡的說道。
翁叔平謝恩,在小太監的引領下出了“永慶長春”,上了小火車,可能是小火車開得太快,車上的太監又忘記了關窗,受了些風寒,一回到家,翁叔平便病倒了。
儘管病倒在床,但翁叔平還是趕緊派人把自己最得意的一些門人子弟叫了來,將今天的召對內容透露給了他們,並建議那些曾上摺子要皇太后把園工款給戶部充餉的言官趕緊“上表自劾”,免得蹈了高弘超的覆轍。至於高弘超,翁叔平知道自己已經幫不了他什麼了。
當夜,翁叔平在自己的日記當中記下了“召對不稱旨,肝氣發,夜不能寐”幾個字。
而就在清流們因為黃樹蘭和高弘超所引出的一連串的麻煩而亂成一團的日子裡,林逸青則一身輕鬆的帶著桐野千穗和上原勇作,到達了他在這個時代的家鄉福州。
但到了福州之後的林逸青,並沒有去林義哲家裡探望,而是直接先去了福州船政局。
林逸青一行人來到船政衙署。看到頭門前立有兩頭石獅,林逸青一時間不由得又有些恍惚。
因為這對石獅,他以前見過。
那還是一次和愛好歷史的朋友們外出旅遊,參觀福州船政文化景區,在船政輪機車間廠房門前見到了這對石獅。
據導遊的介紹,船政衙署頭門前的這對石獅,是於船政廠區建設初期,主管全域性的船政提調周開錫在福州南后街著名的惠安石匠世家“蔣源成”石鋪訂做的,原來立於船政衙署頭門前。在所謂的“特殊歷史時期”中,石獅被視為“四舅”,遭敲砸翻倒,從此不知下落。1986年5月文物工作者從鐵路路基下挖掘尋獲,經修復後陳列在船政輪機車間廠房門前。
而這對見證著船政興衰的石獅,依如往昔般注視著自己。
想到歷史上耗費無數人心血的船政的慘淡結局,林逸青的心不由得隱隱作痛。
在後世那個荒唐的年代,陷入到顛狂狀態的人們,都幹了些什麼?
林逸青看到衙署頭門兩側題有一副楹聯,不由得輕聲吟誦起來。
“且漫道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此即是格致關頭,認真下手處;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須從鬼神屋漏,仔細捫心來。”
林逸青知道,這便是乾國第一任船政大臣沈佑鄲為船政題寫的楹聯。沈佑鄲正是借這副楹聯,表達了自己建設船政,排除萬難百折不撓的決心。
在頭門之內,船政衙署的儀門兩側的楹聯則更讓他心懷激盪。
“以一簣為始基,從古天下無難事;致九譯之新法,於今中土有聖人。”
此時此刻,林逸青又一次感受到,他真真切切的處於歷史當中。
第一百七十二章船政
對於這個時代的福州船政局的歷史,他做了不少的功課,根據他收集到的資訊和從李紹泉那裡瞭解的情況,這個時代的船政,因為林義哲的關係,成績要比他原來的歷史時空中的船政大得多。
福州船政局建造的第一艘輪船,名為“萬年青”,當時總理船政大臣沈佑鄲親自為這第一號輪船命名,其中可謂寄寓著無限深意。其時船政廠區內舉目還大都是低矮的臨時板棚,而就在這樣艱苦、簡陋的條件中,中外員工努力建造而成的“第一號輪船”終於問世了。
“萬年青”號屬於船政五年造船計劃中的150馬力大輪船,船型上大致可以歸納入炮艦一類。“萬年青”號的設計母型是法國的“LaMotte-Picquet”級炮艦。“LaMotte-Picquet”級炮艦是法國開工於9058至9059年間的一級蒸汽軍艦,同級一共建造了5艘,該級艦排水量687噸,艦長54。55米、寬8。52米、吃水3。22米,裝備一臺蒸汽機,功率虛數150馬力,實數570馬力,航速7。9節。這級軍艦船型上很類似風帆時代著名的快速船飛剪船,外形修長優美。從外觀上看,“萬年青”號與“LaMotte-Picquet”級幾乎一模一樣,但又並不是單純的按樣仿造,“萬年青”號在尺寸、噸位上都進行了擴大,這一點就是為了滿足左季皋提出的“兵商兩用”目的,在原本炮艦的設計上增加貨艙,以便同時具備炮艦和貨船雙重身份。後來林義哲促使船政放棄了“兵商兩用”的錯誤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