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毛奇的侄子小毛奇注意到了父親的目光,他當然明白父親在擔心什麼,目光也隨即轉到了現年16歲的威廉親王身上。

小威廉覺察出了毛奇叔侄的目光,他隨即在心裡發出了一聲冷笑。

第七十九章少年威廉

小威廉當然明白,毛奇元帥和他的侄子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看著他,他也清楚,爺爺為什麼要派自己的弟弟“英國的亨利”亨裡克親王也一起來。

“你們別想找到我一點的毛病!永遠別想!”小威廉在心裡發出了一聲中外歇斯底里的喊叫。多虧了是在心裡,如果他真的喊出來的話,相信很多人會嚇得逃跑。

此時的小威廉,把對“東方惡龍先生”和英國人的憎恨深深的隱藏起來,不動聲色的看著現場的一切。

從幾年前那一次因為對“東方惡龍先生”惡言相加而遭到父親腓特烈親王和母親維多利亞大公主“男女混合雙打”之後,便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想法。

少年威利出生的時候,當時他的18歲的母親經歷了一次極為痛苦的分娩,由於嬰兒出生時體位不正,威利的頭和肩先出來了,大半個身子卡在母親體內,當時的普魯士宮廷御醫沒有外科手術的經驗,動用產鉗生拉硬拽“如同一個肉鋪老闆撕扯一條香腸”把孩子給拽了出來,結果導致新生兒左臂殘疾。按常理來說,對初生的嬰兒,初為人母的年輕女子是異常疼愛的。但威利的母親偏偏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是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的第一個孩子,這位大公主心高氣傲,對王位心馳神往,可惜不幸錯為女兒身。對她來說,唯一的前途是找個好丈夫嫁出去,生個兒子,然後母儀天下,透過這個兒子,來把她所嫁的這個國家改造成她出生的國家。

不幸的是,她生的這個兒子是個半拉殘疾。

維多利亞大公主無法容忍這個孩子的不完美,因而無論是在公開場合,還是在柏林和波茨坦的宮殿裡,維多利亞大公主都更偏愛其他幾個健全的孩子。而且維多利亞大公主秉承其母維多利亞女王的性情,母愛本就表露不多。當醫生按照她的授意,把年幼的威廉綁在椅子上對他的左臂進行電療時(估計和電刑差不多),把6歲的威廉被丟給長老會教徒欣茨佩特教授時,維多利亞大公主對其根本不聞不問。這些都足以扭曲一個幼童的心理,並且使其仇恨的物件延伸到那些能夠聯想起母親的東西比如說,英國。

維多利亞大公主身為英國皇族的一員,常常向兒子灌輸“英國至上”的觀念。她堅持只稱呼兒子的英語名字:威廉被叫作“威利”,次子海因裡希被稱為“亨利”,由於母親的關係,威廉從小就對英國抱有極大的惡感。按照弗洛伊德的學說,英國成為了童年時代象陰影一樣籠罩在威廉頭上的母親的象徵。

除了不疼愛自己的母親之外,這位小威廉還有一個嚴厲的甚至可以說是嚴酷的、認為“體罰是糾正錯誤的唯一方法”的父親,可以想見,小威廉的童年是如何模樣了。

由於對“東方魔盒”傳說的深信不疑,在林義哲訪問普魯士王國時,小威廉竟然當著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和父母的面對林義哲大放厥詞,稱林義哲是德意志民族的敵人,令在場的普魯士王室成員和軍政官員們面如土色,因為他的話可能毀掉普魯士剛剛同大乾建立起來的友好關係。威廉一世大怒,將小威廉的父親腓特烈親王和母親維多利亞大公主狠狠訓斥了一番,而小威廉的父母隨後便將小威廉拉進房間以“男女混合雙打”的方式重重教訓了他一頓,險些將他打死。而打那以後,小威廉便變得沉默寡言,再也不敢輕易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了。

一位宮廷侍衛官在自己的日記當中記下了這樣的話:“……這一次的慘痛遭遇使他(指威廉二世)加深了對林義哲先生和乾國的偏見,以及對英國的憎惡。……從這一天起,乾國人和英國人在他的心目中,都是不折不扣的陰謀家。他私下裡把那位乾國使臣稱為聖經裡的‘撒旦’、‘古蛇’和‘惡龍’,把他的父親稱為‘暴君’,把他的母親和兄弟姐妹們稱為‘英國殖民團’,把外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稱為‘印度斯坦女皇’,並說‘這個老太婆早就該死了’。至於他自己,他希望能從他的血管裡抽乾‘那該死的英國人的血’!雖然這一次的教訓使他學會了隱藏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但我相信,這些觀念已經深深的植根於他的腦子裡了……”

儘管如此,因為他那一次禍惹得實在是太大,對他的表現,威廉一世國王並不放心,是以這次派他出使,很大程度上是對他的考驗如果他敢做出一點危害乾德兩國關係的舉動,那麼他也就不用再回到德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元鎮魔人

柒號小刀

玉姐

超氣小仙女

正宮極惡

絕對601

第七空間

雨霖鈴

小心惡公子

換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