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十分驚人,薩摩軍平均每天要消耗10萬發子彈,炮彈1500發以上;而政府軍每日消耗的彈藥也有8萬發。可以說無論對哪一方而言,伊勢坂都是一座鐵與血的煉獄。

伊勢坂會戰結束後,“衝背軍”僅剩7000餘人,已成驚弓之鳥,再無戰心,薩摩軍大有將政府軍殘部一舉消滅或趕下海之勢,但就在這時,薩摩軍卻莫明其妙的停止了進攻。

在薩摩軍停止進攻之後,“衝背軍”殘部得到了難得的喘息之機,兒玉源太郎仔細研究了政府軍目前的處境,向曾我佑準建議趁薩摩軍未能阻斷通向名古屋的道路之際,立刻輕裝北上,疾進突圍。曾我佑準接受了兒玉源太郎的建議,以小警視田邊良顯的警察隊為先導,丟棄了火炮車輛,連夜急行軍北上,向名古屋方向奔逃。

由於事發倉促,一些部隊準備不足,一路上有很多人迷路掉隊,所幸未遭到薩摩軍的追擊,“衝背軍”殘部約6000餘人成功逃到了名古屋,和那裡的政府軍會合。而迷路掉隊的1000餘人被迫退回津松阪港,與留在那裡的傷員一道乘民船渡海,逃到了渥美半島,進入靜岡縣境內。

對於薩摩軍在全勝的態勢下居然放跑了政府軍殘部,後世的人們曾對此大惑不解,一些歷史研究者認為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在伊勢坂會戰結束後,薩摩軍儘管取得了重大勝利,但自身傷亡也很嚴重,並且消耗了大量的彈藥,是以無力截擊戰敗的政府軍殘部,得以讓政府軍逃脫。

對於這種觀點,一些人提出了反駁意見:薩摩軍在伊勢坂戰役後,雖然傷亡很大,但兵力佔有絕對優勢,而且得到了支援和補充,又有海軍的支援,加之大勝之下。士氣空前高昂,一舉殲滅政府軍殘部絕對沒有問題,之所以放跑了政府軍,乃是薩摩軍有意而為之。

薩摩軍之所以為此。乃是因為其主帥西鄉隆盛的緣故。

由於戰況激烈,西鄉隆盛雖然只是個橡皮圖章,也不能再坐視不問,是以親自到前線檢視,結果戰場上的殘酷景象讓他感到極為震驚。雖然西鄉隆盛經歷過戊辰戰爭,但戰事的慘烈還是出乎他的想象。儘管伊勢坂會戰結束,薩摩軍大勝,但出於愛惜將士的性命,他以“儲存戰力,將士需要休息”為名,下達了停止作戰的命令,放跑了政府軍殘部。

之所以放跑政府軍這7000餘人的殘部,西鄉隆盛也有他自己的考慮:西南戰爭打響到現在,不但薩摩軍和政府軍都遭受了極大的傷亡。日本平民的生命財產也損失巨大,西鄉隆盛起兵時打著“新政厚德”的旗號,而如此殘酷可怕的殺戮是有違他的初衷的,是以他才決定在戰役已然勝利的情況下,放跑這些政府軍的殘部。這一點不難從西鄉隆盛在伊勢坂戰役結束後向明治天皇上的表章的內容當中看出,在表章中,西鄉隆盛這樣說道:“……自舉義以來,幾多帝國忠勇武士,死於兄弟鬩牆之慘劇中,平民之罹兵火。種種慘狀,亦難盡述,故為新政厚德,保護生民起見。先行止軍,……盼聖上早做決斷,以安天下億兆……”

此外,西鄉隆心裡很清楚,戰爭的進一步擴大,不但對交戰雙方都沒有好處。也極大的削弱了日本的國力,是以在遞送表章的同時,西鄉隆盛不顧林逸青和桐野利秋提出的“以海軍護送陸軍一萬人,直搗東京灣”的作戰計劃,下令“止兵安民”,滿足於佔有日本西南半壁22縣的疆域,坐等同東京明治政府的談判,結果給了明治政府以喘息之機,使明治政府在東北地區23縣及北海道全民動員的同時,借兵外國,最終擊敗了他。

由於西鄉隆盛在日本民眾當中甚有德望,是以西鄉隆盛本人下令止兵的說法曾風行一時,獲得了很多日本學者的贊同,學者們在讚歎西鄉隆盛的仁愛心懷之際,也為他的良苦用心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而感到痛心。

儘管這種說法為很多人接受,但仍有不少學者提出了另外的意見,即西鄉隆盛並沒有下達放跑政府軍殘部的命令,而是時任薩摩軍參謀總長的林逸青在伊勢坂戰役得勝之後,恰逢妻子何韻晴在軍中為他生產下一個女兒,他心憂妻女安危,在戰役還沒有完全結束之時便急急忙忙的返回大阪,之後的作戰計劃是由傳令兵送於前線諸將手中,但因為陰雨連綿道路泥濘難行的關係,寫有作戰命令的書信在傳遞過程當中不慎被雨水沖毀或丟失,前線之薩摩軍將士未得命令,無法採取行動,是以讓政府軍殘部逃脫。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則是林逸青和他的日本岳父桐野利秋商議後,故意停止軍事行動,放跑了政府軍殘部。林逸青已經清楚的知道,政府軍經此大敗之後,已然士氣全無,再行過多之殺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