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部分,異說三國,朝令夕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弟子,李嚴之子李豐,蔣琬之子蔣斌。先不說這兩個小子是不是可造之材,我現在要前往巴東與孔明作最後的決斷,為了讓成都不再一次易主,也不得不出此下策。

李豐十七,八歲,弓馬也甚是嫻熟,倒還罷了。蔣斌年紀尚小,不足十歲,又不是將門之後,幾日行軍早已是苦不堪言,卻也不愧是蔣琬之子,愣是咬牙堅持,沒有絲毫不悅的言語。我也曾好意想讓一命軍士與他共乘一騎,卻被他拒絕。看著他現在大汗淋淋,仍舊一臉的倔強,不由讓我想起荊州的傅儉,倒還真能湊成一對。

一陣馬蹄聲響起,我抬眼看著一名騎兵迎面而來,近前稟告在前面已經安好營寨,恭候我與魏延前往。我點頭示意那軍士退開,就聽身側魏延不解道:“將軍今日怎只行這些路程?”我轉頭問李豐道:“令尊書信,可送到巴東孔明手中?”

李豐畢竟年長,處事遠比蔣斌識大體,見我問及,急忙恭身一禮,必恭必敬地回答道:“家父按恩師之意,早譴人送去,按日程前兩日便該到了。”我點了點頭,李豐少年老成,已經蓄了些鬍鬚,我卻相貌不改,在旁人看來只怕還大我兩歲,現在卻張口閉口的“恩師”,聽著不免有些滑稽。魏延聽後更是不解,又復問道:“將軍使正方修書?不知其中內容如何?”

“只是將成都情形如實的告訴孔明。”我道:“正方與孔明相交多年,若此危難時刻不修書示警,豈不有失大義?”我說到這裡,李豐急忙又行一禮,道:“多謝恩師成全家父之義。”

我笑著揮了揮手,道:“不必,我總還是有些私心的。現在舉國兵馬不過十餘萬,巴東孔明麾下原就有平定黃元之亂的萬餘部屬,後來又從各郡徵調新募之兵,只怕已有三萬之數。倘若當真以武力爭奪,即便獲勝,損失也不在少數。”

魏延微微點頭,似乎有所悟,又道:“將軍雖然有心,只怕孔明無意。將軍久不在成都,不知孔明心性,若想要他老實的交出兵權,只怕……嘿嘿。”這事魏延不說,我也明白,但若真是兵戎相見,蜀漢帝國即便不覆滅,也必是大傷元氣,劉備的一時失誤,葬送了近十萬兵馬,現在哪還能經得起折騰?只望孔明能明白其中利害關係,不,他肯定明白。

我跟著魏延也嘆息了一聲,眼望眼望遠處,離巴東郡只有兩日路程,這兩天之內,真希望孔明能再三思量一番,老老實實地將手中兵權交出來。一直不願意說話的蔣斌,忽然在身旁開口問了一句:“若是孔明能交出兵權,將軍將何以待之?殺耶,禁耶?”

我轉頭看著一個小傢伙,笑道:“小小年紀,怎好將殺字常掛嘴邊?”又轉開話題道:“怎麼還稱‘將軍’,以吾之名,叫聲‘恩師’辱沒你了麼?”以孔明的名望,才幹留著終究是一心腹之患,他若不肯交出兵權,肯定是殺無赦;若是交出兵權,我好歹也還要留他一年半載,然後像前不久北邊傳來的訊息,和曹彰一樣,不明不白地病故。

蔣斌見我不回答,也不再問,將臉別到一旁,確實有幾分蔣琬的風範。我將戰馬放緩下來,與他並肩而行,伸手拍著他的肩膀,輕聲道:“這些事情不是你該問的,等巴東局勢穩定,我就送你回成都,還是跟你父親卻學些治國之道,才是正途。”

蔣斌聞言轉頭看了我一眼,嘴唇微微動了一下,似要說話,卻又有些顧及,終於還是將話嚥了下去。我淡淡笑道:“問吧,不過最好不要是剛才的問題。”蔣斌略想了一下,乃問道:“將軍讓我從父親學習‘正途’,莫非是也自己承認不是‘正途’?”

我微微一怔,還不及答話,魏延便輕喝道:“小小年紀,便目無尊長,公琰平日是如何教導你的?”魏延畢竟是行伍出身,雖然已經儘量壓制聲音,卻也將蔣斌嚇了一跳。我急忙揮手止住,復笑道:“令尊長於治國,我也是十分佩服的,也知道令尊受有孔明知遇之恩,所以對我所為多有微詞。但‘正’與‘邪’之間不是隨便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等你以後入身官場就明白了。”說罷不等蔣斌再說話,便打馬快行了幾步,正好先頭部隊紮下的營寨就在不遠。

第一百四十九章

看著蔣斌,想著傅儉,我突然覺得蜀漢帝國還是有希望的,只要他們在以後不像我,孔明,法正一般爭來爭去,憑藉著天府之國的富饒,荊楚大地的豪傑想要奪回中原,也不是沒有半分機會。就像當年關羽不死,而是帶回來一旅西川精兵,現在的形勢又將會是什麼樣子?沒有我們幾人之間的爭奪,蜀漢無論如何也不會是這般地步,龐統,法正,關羽,張飛,還有我的義父黃忠,以及西涼壯士馬孟起,這些都是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妻戀妓

使勁兒

鳳築鸞回

雪踏飛鴻

與名柯世界融合後我成了倒黴路人

沐沐青皆

盛寵第一邪妃

冰河紅葉

一覺醒來竹馬變成首富了

挫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