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唐馳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難能可貴的內心的平靜和圓融,風起在夢華時光裡,雲唐馳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池小唐已經多少年沒有見過陳妙了,他自己都已經記不得了,如果仔細的算起來的話,小二十年是有了。他在濟南那所著名高校度過的歲月似乎已經快被他遺忘了,在他成名的那一刻,似乎註定跟那些早已疏遠的圈子更遠了。 他可能有印象的只會是那些雋永而意味深長的青春瞬間而已了。這倒不至於說池小唐這個人薄情,只是好像真的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應付那些遠離電影創作的人和事了。思考,寫作與拍攝,似乎佔據了他太多的時間,再加上世俗的生活,一個男人的精力終歸是有限的。 陳妙也是在塵世裡掙扎了很多年,在大學的時候,很多人都說其實她的身材跟顏值與王娟不相上下,也就是那個池小唐曾經斷言可以立馬拍電影偶像劇出道的那位深具明星氣質的大學校花。 無奈即便是美人也是千花百面。有的人自恃天生麗質,勇敢大膽,自然是收穫不菲。而有的人卻是渾然無知,樂趣天成,對自己的未來並沒有什麼過於苛刻的規劃。這陳妙即是如此。當然首先她家境優渥,沒有在生活裡艱難掙扎的機會。 池小唐甚至覺得自己遇見過少女時代的陳妙。還記得他考察女演員的幾個標準嗎?其中一個鏡頭就是在火車站偶遇的那個恬然自適的少女。這種感覺也是池小唐偶然想起陳妙時的某個瞬間才有的。 主動對自己示以好感的異性,在池小唐的記憶是不多的,這在他看來宛如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甜蜜,諸如在雨中悽苦獨行看到山巔天際的彩虹,在雪夜一處燈光溫暖的電話亭,如果那樣美好的異性同樣也吸引著自己的話,那真是世間存活過的最美好的證據之一。 池小唐現在已然不記得陳妙是哪裡人了,彷彿是西安。那個時候是正好與尹仲約定順著劇組去峨眉山取景,然後去進香還願。其實嚴格意義上講也並不是去還願,算是去故地重遊,重溫一下少年時代家庭出遊的那麼一點故舊情懷。 劇組在都江堰稍作停留休整的時候,池小唐獨自去了離堆公園。都江堰池小唐沒有來過,但好像有一種深切的熟悉的感覺,這種熟悉大概是因為故鄉的景緻與這裡神似的緣故。但很明顯是這裡的人文讓這一切山水都有了超脫平凡的意義。 首先這秦時蜀郡太守天工開物太驚世駭俗,幾千年前不朽的神蹟,光這水利工程就造福萬代子孫了,更別說那些道教的崇拜與圖騰,佛家儒家的人文薈萃。 池小唐是再喜歡這些不過的了。他有一串佛珠,在他看來,這是千金不換的寶物。價格昂貴,材料珍稀,那樣的打著宗教信仰的旗號賣出天價的東西,在現在這個世界已經氾濫到無以復加了。所以他才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那一串自制的佛珠。 這串珠子並無任何特殊的地方,它們的材質都是普通的木質,不同的是它們分別屬於不同的時代,在池小唐看來,它們是自己生命的見證。剛開始它們是手鍊,後來多了,變成了數珠,然後到了自己年齡的數目,池小唐會每年加一顆。 這是一種很奇特的體驗,從青春歲月裡就擁有了篤定和從容,是這些在池小唐看來是親切而美麗的佛珠所給予的,那就是難能可貴的內心的平靜和圓融。 每當心情煩亂的時候,甚至是深夜焦慮失眠的時候,池小唐就會用手指感受那種撥動數珠的寧靜與愉悅,很奇怪,說那種感覺是禪味或者佛性都可以,都讓人產生那種回到本源,活在通透之中那種感覺。 那天他剛從二王廟出來,人並不多,一場小雨在天際洋洋灑灑,他戴著帽子,沒有太多的顧慮,依舊來去自由隨意走動。廟內有一處安靜的長廊,環境清幽令人忘卻俗世塵情。 池小唐徑直在長廊僻靜角落一張木椅上坐了下來,透過廟牆古樸的軒窗,俯瞰山下碧綠而緩慢流淌的江河,是那樣的心曠神怡。編劇助理來了一個電話,意思有幾個鏡頭得重新排列組合,這樣最後的效果才更有感染力和衝擊性。 池小唐:沒有必要炫技得那麼明顯,有這功夫不如把每個場景寫得更生動和有趣味一些,觀眾們對鏡頭排列次序的印象一閃而過,有時候他們根本來不及反應,所以蒙太奇對純藝術電影愛好者而言或許有用,到普通觀眾還是得踏踏實實敘事,前因後果得讓人們看懂,有簡單易懂的邏輯性,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幹嘛這麼迴避呢? 講完電話,池小唐掏出一根菸來,山下的美景讓他再愉悅不過了,剛才助理所提的那些小問題他才不會介懷呢。他把帽子摘了下來,捋了捋頭髮,感受著初夏的微風。 一位戴鴨舌帽身材纖細的女人不知何時坐在了離自己不遠的地方,不時的朝這裡張望,好像是認識池小唐的樣子,或者認為他是自己認識的熟人也不一定。 池小唐坐著沒動,他內心一片平靜,也沒有注意到身邊的女人,因為她戴著帽子和口罩,只看見臉部的大致輪廓和黝黑閃亮的馬尾,他心中覺得可能是再普通和尋常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