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部分,鬼吹燈2,噹噹噹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此刻來不及對眾人多做解釋,只讓他們緊緊跟在我身後,當即就點了根鮫油蠟燭頭託在鏡上。古墓中陰氣沉重,燭光也是陰鬱不明,歸墟古鏡的背面有數百條銅匭,合著周天之數,那慘淡的燭光照在鏡背,就見古鏡中殘存的龍氣自青銅禮浮動出現,銅質中氤氳的生氣似有若無,彷彿是殘陽下的一線冰屑,隨時都可能消散殆盡。

這照燭問鏡之術,是《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中近似傳說的一個古法,由於海銅稀有,自古極少有人真正用過,這個辦法並非卜卦佔象,而是利用了佔氣之理,在地脈中分金定穴。一條龍脈並非處處皆吉,藏風聚水的金穴可能僅有一枚金錢大小,而整條地脈的形勢卻發於其中,尋找這個金井玉穴,就是分金定穴的精髓。如果說尋龍訣所找的地脈是一條線或者一個面,分金定穴則是專為確定線和麵之中的具體某一個點。

歸墟卦鏡中的龍氣即將消散,時間極為寶貴,我一邊觀察鏡背銅性變化,一邊加快移動腳步。棺材山盤古脈中遍地都有星斗標記,說明此地暗合星理,按照地仙封師古的本事,必定將陵區內司鬥掌曜的星主之地據為己有,作為死後的藏真之地。

我把那面歸墟古鏡當作佔氣的青銅羅盤,跟隨著鏡中燭影的變化,在靈星巖亂石堆砌的階段中轉了一陣,最後終於把目標鎖定在一片峻峭的危巖之下。這時銅鏡中的最後一絲海氣終於耗盡,由南海龍火淬鍊而成的銅鏡,轉眼間就成為了一件失去靈魂的普通古物。

我心中怦怦亂跳,暗叫一聲僥倖。面前這塊靈星巖上有四件墓室,其中一個就是盤古脈中無窮屍氣發源的所在,倘若地仙封師古真是窺盡鬼神之機的高人,他就一定會藏身與此等候煉屍成仙,於是眾人各抄器械,當即就要進去搜尋。

孫九爺見銅鏡中海氣已絕,臉色更為難看了,擔憂地說:“這回完了,先前還指望古鏡鎮屍辟邪,現在可倒好,歸墟青銅完全失去了銅魂銅魄,也不知還能不能鎮伏殭屍。”

我對此卻並不在乎,心想有道是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自打進入棺材峽以來,除了孫九爺這具“行屍走肉”以外,並沒見到詐屍現象發生,而且要是真如他本人所言早已死去多時了,卻為何在鏡前毫無反應?如果孫九爺的話不假,恐怕就是歸墟銅鏡鎮屍之說子虛烏有了,那樣的話,將古鏡留到最後也沒意義,畢竟我身上還藏著一罐火油備用,只要地仙封師古還在墓中留有形骸,就不愁燒不掉它。

胖子也說:“這孫老九,簡直就是條可憐蟲,大概是幾個世紀以來的仇恨和迷信思想逼瘋了,等會兒得讓你見識見識,古有張鐵生交白卷上大學,今有胖爺和胡爺赤手空拳收拾地仙。別以為科學技術和學術頭銜就能包辦一切,咱爺們兒這一身膽略,可不是書本上學來的。”說完朝眾人一招手:”凡是有頭腦並帶種的同志們,就別瘮著了,就跟胖爺上吧。“孫九爺攔著胖子對我們說:”別急,還有件關鍵時刻能救命的法寶可用。聽說過捆仙索沒有?

第五十三章 捆仙繩

孫教授說盜發地仙的棺槨屍骸,必須要做完全的打算,一旦歸墟古鏡不起作用,就要指望火油焚燒了,可是封師古的屍首外一真被屍仙附體,咱們這些人恐怕難以應付,所以要做好最壞的準備,如果帶著捆仙繩就能多有幾分把握。我知道摸金倒鬥,用的是捆屍索,也就是一根繩子,兩頭各有一個活套,一端拴在盜墓者的胸前,另一端套住棺中古屍頸中,然後將屍首拽的坐起,用雙手摸明器扒殮服,倒它一個乾淨利落。而捆仙繩則是綁縛行屍、飛僵的套索,也只是一根繩索,但有一十六個活釦,收縮自如,抖將開來猶如天羅地網,即便是大羅金仙也躲不過去,可不懂繩技的人根本打不出捆仙索的多重套扣,摸金行傳列到我們這輩,許多絕活都已失傳了,所以我是僅聞其名而已。

孫九爺說:“本來也沒指望你會,我先前看么妹兒這姑娘腰上系的鹿皮百寶囊,分有九結七扣,決不是一般人會結的,便拿捆仙索之事問她,蜂窩山裡果然有這一門手藝,不過不叫捆仙索繩,而是稱為打銷器兒繩。”自古有“七十二行一百單八山”之說,在這些傳統行業中,幾乎各行的手藝人都有絕活,相互間也融合貫通,例如月亮門裡玩古彩戲法移形換物的機關手段,就多半是來自蜂窩山。所以倒鬥行裡的捆仙索即是從銷器兒繩演化而來,也是一點都不奇怪。

自打入山以來經過了許多艱險磨難,我對么妹兒的手藝逐漸信服了,當即收攏眾人身上剩餘的登山繩,交給么妹兒結束繩套。孫九爺將水壺中漆黑腥臭的油膏塗在繩上,不論墓室中的封師古是詐屍還是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