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四野戰事珍聞全記錄,死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前提是一定要保證毛澤東的安全,防止蔣介石從中做手腳。蔣介石的流氓手段是人所共知的,不是搞途中暗殺,就是暗地扣留。周恩來等人經過多番討論,最後認定重要的保護環節應該在途中。因為毛澤東此去重慶已是轟動中外,蔣介石斷不敢私自扣押,而途中乘坐的飛機則是國民黨最有可能做手腳的工具。
如何保證毛澤東在飛機上的安全?周恩來反覆思考著這個問題。
那得看蔣介石最不敢得罪誰。美國人,對,就是美國人。
想到此,周恩來暗自一喜,就讓美國人來陪送毛澤東一程!
8月25日,延安電告一直就急欲參與調解國共矛盾的美國官員:歡迎赫爾利大使來延安面敘。隨後毛澤東及周恩來將偕赫爾利大使同機飛渝,以應蔣委員長之約,共商一切大計。
赫爾利接到電報後喜形於色,說不定自己就會成了促進中國兩黨合作的歷史功臣。他手持電報跑到蔣介石那裡要求派機前往。蔣介石看著這個執著的美國特使,面藏苦笑,只好同意赫爾利在張治中的陪同下去了延安。
26日,毛澤東起草了《中共中央關於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正式向全國通報了即將去重慶談判的決定。
臨行前,毛澤東特別強調了東北問題:“東北三省為中蘇條約規定的範圍,行政權在國民黨手裡。我黨能否派軍隊進去活動,現在還不能斷定,但是派幹部去工作是沒有問題的。中央決定派千餘幹部由林楓同志率領去東北;萬毅同志所率軍隊,仍須進至熱河邊境待命。”
8月28日上午11時,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在張治中將軍、赫爾利大使的陪同下登上了重慶派來的專程飛機。
這是毛澤東平生第一次乘坐飛機!而且是在歷史的岔路口,一次前所未有的虎穴之行!
一陣隆隆的吼叫聲後,飛機升入雲天,直奔重慶九龍坡。
下午15時37分,飛機降落了。九龍坡飛機場上沒有口號,沒有鮮花,也沒有儀仗隊,但數百名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卻投來了熱情的目光,善於搶先的美國記者像打仗一樣,一馬當先衝到飛機前,不停地按動照相機快門。當週恩來第一個走下飛機後,毛澤東出現了。
時年52歲的毛澤東身著灰藍色中山裝,大踏步走下了扶梯。
“看報,看報,毛澤東親臨山城!”報童的呼叫聲吸引了無數苦苦期待著和平的人們。他們天真地以為,國共兩黨展開談判,中國的和平就會指日可待,可他們此時還沒有看清蔣介石的真正面孔。只要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存在,中國就絕不會和平!
重慶談判在蔣介石的手忙腳亂中開始了,這場馬拉松式的對話立即陷入了無邊的爭執中。毛澤東的預測被證實了,在這個歷史的岔路口,重慶根本就不需要和平,蔣介石擺開這個花架子,一面給外界的人士看他那副力爭和平的假面孔,另一面卻正在為自己爭取調動兵力的時間。在美國軍艦的全力支援下,大批國民黨軍隊重返中原,直指東北。
毛澤東當然也不能讓自己無端地喪失了這個關鍵時機,他白天參加會議、接待來客、拜訪國民黨元老和民主人士。晚上卻不知疲勞地守在電臺旁,或者聽取延安方面的最新報告,或者下達進一步的行動指令。就在國共雙方在重慶的談判桌上較量之時,八路軍、新四軍的各路人馬已經展開了向東北進軍的行動。
抗戰結束後的重慶,濃霧正瀰漫全城,兩個主導中國歷史的人物戲劇般地相聚在一起,雖然他們在談判桌上較量著口舌,但他們的雙眼卻不約而同地盯住了數千裡之外的那片土地——東北。
當時的東北,在整個中國的形勢發展中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日軍侵華,首先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蘇軍出兵,第一腳便踏上了東北的土地;蔣介石更是不惜出賣一部分中國的主權也要從蘇聯手中接收東北。這些事例絕非巧合,它們無一不是在說明東北的重要性。
毛澤東看得更清楚:東北不僅是個大糧倉,同時也是戰略咽喉。
那裡擁有l30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800餘萬人口,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工業發達,交通便利。當時東北煤產量佔全國的49%,生鐵產量佔全國的87%,而鋼材產量則佔全國的90%以上。分佈在東北的鐵路有1。4萬餘公里,公路10萬公里,分別佔全國鐵路、公路總長度的一半多。而且東北沃野千里,可耕面積達3;200多萬公頃,其中已耕面積達55%,糧谷年產量達2;000多萬噸。
在地理位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