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4部分,1989紅色攻略,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情報,那股傘兵大約有五百人左右,全部都是哥薩克傘兵團計程車兵,領頭的是哥薩克傘兵團的一名風雲連長葉夫秋欣少校。
看到這個名字,李路的腦海裡一道光閃過,想起了後世一戰成名的那個“向我開炮”的俄軍營長葉夫秋欣——這肯定是同一個人!
在電文後面,雅科夫建議李路注意這個人,因為有跡象表面,他率領的那股傘兵朝外蒙的西北部地區去了。同時,雅科夫說明,葉夫秋欣與他有一定的交情,這個人以及那些哥薩克傘兵都是非常不錯的資源,話中的意思是建議李路把他們納入軍刀團中來。
燒掉電文,李路不得不慎重考慮起來。
如果是雅科夫的建議,他估計不會多加考慮。軍刀團的迅速擴張所帶來的人手不足,他是最清楚的。但是,這絕對不是什麼大問題。放著一個擁有大量優秀人員的國防軍,李路有太多辦法充實軍刀團的力量。
比如龔令輝和黃觀輝,就是李路利用特殊的手段,在他們軍校畢業之後,弄到軍刀團裡面的。
不過,這份電文是劉小光轉達過來的,這說明劉小光也是贊成這麼做的。
稍微一想,李路也就明白了。他固然可以讓國防軍中的特殊戰鬥人才脫下軍裝進入軍刀團服役,但是天然的人種區別,是註定華夏面孔的人執行起某些任務的時候,是要受到限制的。而且容易暴露出軍刀團與華夏的關聯,這一點恰恰是李路最為注意的。
如果使用大量的東歐人、俄羅斯人甚至歐洲美洲的人員,則可以很簡單地解決掉這個問題。也只有有這些人的存在,軍刀團身上的僱傭兵意味才更加的濃重,也就更好地掩蓋了軍刀團原本的面貌。
然而問題又來了,大量使用異族人員,忠誠是一個問題。
雅科夫早早的就跟了李路,而且李路對他不僅有救命之恩,還有知遇之恩。但是,李路依然無法做到對他完全的放心。
此時,李路就要考量了,如果權衡軍刀團忠誠度和人手不足的問題。
招下葉夫秋欣這幫人不是問題,問題在雅科夫身上。他們既然有一定交情,李路就不得不防備雅科夫會尾大不掉。本來,現在雅科夫掌控著軍刀團的一個重要部門,李路就不得不很警惕了。
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軍刀團,雖說當時有一定機緣巧合的因素(李路利用當時的101大隊事件,讓流亡海外的劉小光等人組建海外軍團,於是有了名震天下的軍刀團),但是組建海外部隊一直都存在李路的計劃中。
未來必將有許許多多正規部隊以及官方不方便出面處理的棘手事情,再加上二十一世紀的鬥爭會蔓延到商業領域,李路需要一支強有力的海外部隊來處理這些事情。
雅科夫的力量壯大,倘若有一天他吃了豹子膽另立山頭,不但會使得軍刀團實力受損,軍刀團的真實身份也會面臨著曝光的危險。
這就是為什麼李路一方面很看重雅科夫的才能,放手讓他去做,另一方面也採取了一定的措施限制他的實力的原因。
在張龍的等待中,李路思索了許久,最後,張龍接到的命令是,暫停炮擊,原地待命。
李路讓技術參謀侵入了葉夫秋欣的通訊頻道,親自喊話:“葉夫秋欣少校,克格勃總局的雅科夫上校託我問候你。”
葉夫秋欣大吃一驚,因為任務的關係,他和雅科夫交集,意氣相投結成了好朋友,並非雅科夫所說的“有一定的交情”。此時,對方報出雅科夫的名字,不能不讓他驚訝萬分。
因為他只知道雅科夫叛逃,根本不知道雅科夫已經成為了軍刀團的核心領導人物。
“本來我想用一個炮兵團的火力把你們的藏身區域炸平,但是下達命令之前,我接到了雅科夫的急電,所以我改變了主意,想和你談一談。如果你願意,請於五分鐘之內回覆我。提醒一下,你只有五分鐘時間。”
李路撂下通話器,便坐在行軍椅上,抬起手腕看了看時間。
不到三分鐘,葉夫秋欣回話了。
“保證我手下的安全,我願意和你進行談判。”
李路不禁微微一笑,心道,這個葉夫秋欣還是比較冷靜的,他很清楚雙方懸殊的實力。應當說,他率隊攻佔烏蘭固木,本身就是一個魯莽的舉動。誰又能想到,遠在一千多公里之外的華夏維和部隊,居然能夠在一天的時間內投送這麼多兵力到這裡。
而且,前出的那個騎兵連的覆滅,也讓葉夫秋欣看到了對方的戰鬥力之強悍。
本來,他率隊脫離編制,進入外蒙,就是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