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7部分,1989紅色攻略,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論怎麼看,這都是一個艱鉅的任務——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可是近兩萬人,裝備了三百多輛坦克裝甲車的王牌部隊!

戰爭永遠不是依靠簡單的兵力對比定輸贏的,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數不勝數。而惡劣的天氣,在為國防軍以及遠東聯軍增添麻煩的同時,也給予了俄軍同樣的待遇。

老天是公平的,誰勝誰負,看的是指揮官的指揮藝術和部隊的整體戰鬥力。

作為前線指揮官,餘明家明顯感到壓力劇增。天然的壓力,他自己給自己的壓力,李路給他的壓力。

許多人並不知道,在李路之前,他被稱為陸軍最年輕的中校軍官。而現在,人家李路不僅成為了陸空戰鬥群的總指揮,也先行一步戴上了上校軍銜。他呢,還在原地踏步。

同是紅色子弟,同樣在南疆戰事立下汗馬功勞,憑什麼他就能如此的出色,而自己只能稱為配角?

餘明家心裡暗暗憋著一口氣,勢必要利用這次機會打一場翻身仗!常人眼裡溫文爾雅的餘明家,心裡那股不服輸的勁頭,一直存在。

他的前線指揮所有履帶式裝甲指揮車、履帶式通訊車、履帶式電力保障車、履帶式雷達車……全部都是履帶式車輛,連負責警衛的都是履帶式裝甲車輛。

應當說,他的第70步兵旅裝備的裝甲車輛,全都是履帶式的。沒錯,第70步兵旅實際上是重型機械化部隊,完整的稱呼應該是第70重型機械化步兵旅

因為這個原因,在悄然而至的暴雪天氣裡,第70步兵旅受到的影響是陸空戰鬥群裡面最小的。履帶式車輛的全地形全天候機動能力是遠勝輪式車輛的,只要傳動系統不出現問題。

餘明家也在擔心這個問題,他的裝甲營沿著701團第一營開啟的口子向斯科沃羅季諾城區防線進攻的時候,他的心一直提著。

果然,進攻展開不到十分鐘,部隊傳來報告,有三輛88式坦克拋錨了。餘明家一陣陣的肉疼,這都還沒打上仗就損失了三輛坦克,也許在這種糟糕的天候下作戰,要比原先估計的艱難得多。

鏡頭轉移到斯科沃羅季諾城南防線,首先撞上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的,是701團的第一營。他們原本擔負的就是先鋒的任務。

前面說到,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因為通訊聯絡系統因為國防軍使用了電磁脈衝炸彈而陷入長時間的癱瘓,所以,根本不知道陸空戰鬥群已經越過邊境線,朝著他們的右翼來。

於是,衛傑率領著第一營風雷一般滾動而來的時候,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的側翼是非常薄弱的。

通常來說,孤軍深入是兵家大忌。俄軍要使用一個步兵師在斯科沃羅季諾地區與遠東聯軍交戰,勢必會安排其餘部隊看護它的側翼。然後會派出迂迴部隊迂迴到敵人的側翼甚至身後,殲滅敵軍。

這是最常用的陸軍地面部隊作戰戰術,任何一個上過軍校的陸軍軍官都會懂得。

然而,因為地形的關係,因為路線的限制,在越過斯科沃羅季諾之前,俄軍只有遠東鐵路可以運用,向北向南都是機械化部隊無法行動的山巒雪原。

而遠東聯軍一側卻是控制著兩條主要道路,向北和往南的兩條公路線。地形對雙方的利弊就在這裡體現出來。俄軍被限制了手腳,而遠東聯軍可以透過兩條主要道路進行迂迴。

若不是突然出現的暴雪天氣,恐怕那個波力第121摩步師已經迂迴到位,和俄軍第3近衛步兵師的左翼部隊交上火了。

站在餘明家的角度看,他們從邊境出發,到達斯科沃羅季諾不足60公里,一口氣便能跑完全程。李路早早的就讓101大隊潛入把戰區的道路狀況地形什麼的,全都摸了個一清二楚。有了明確的情報支援,部隊行動起來自然是迅速無比了。

且說這第一營和毛子交上手之後,許多士兵都發現,己方的火力居然壓得對方完全抬不起頭來。於是乎,不少戰士都在心裡暗暗想著,原來毛子也就這點本事。

殊不知,他們701團的火力密度是陸軍中最高的!

第一營初期全部是車上作戰,憑藉著猛士戰鬥車的高機動性和低矮的車身,在此起彼伏的雪地原野上攻擊著俄軍。而每一輛猛士戰鬥車上的火力都非常之強悍!

連衛傑的指揮車,除了指揮通訊裝置,還安裝了12。7毫米重機槍和一個頂置武器站,那是一挺高射速的遙控式7。62毫米機槍!

就更別說那些被加強了車載60毫米迫擊炮、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甚至加特林機槍的猛士戰鬥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與情人

冷如冰

少爺,別太放肆

西門線上

對酒當歌

天馬行空

孔子密碼

猜火車

紅嗩吶

炒作

請不要在組織裡談戀愛[綜鬼滅]

天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