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部分,尋三國記,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聲音傳來,“公績休驚。太史慈來也!”原來是太史慈先行率兵追了過來了。隨後,另外一方也傳來一個聲音,“我甘寧甘興霸來也!”原來是甘寧也率領著三江口的兵馬而來了。
此時,東吳軍越來越多,淩統的力氣也回來了。與關興繼續戰鬥著。在山上的龐統看了這個情形,笑了笑,道:“吩咐下去,包圍東吳軍!”依照先前設下的暗號,在兩旁的伏兵收到龐統的訊號,對東吳軍進行了包圍。
很快的,東吳將士被一撥撥堵截,分散了兵力。淩統見了眾多將士和士兵因為自己的擅自出戰,而死於此地,懊悔不已。憤怒之下,竟然打退了關興。關索見了,與關興一起敵住淩統。甘寧和太史慈,潘璋三人很快便衝到中央,救出淩統,但是還是處於關羽軍的包圍之中。眾人眼見即將失敗,心灰意冷之時,關羽的包圍軍卻被開啟一個缺口。一隊打著“張”字旗幟的兵馬殺退了關羽的包圍軍,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原來是張遼的軍馬到了,張遼指揮若定,李典,樂進兩人在旁協助,幫助東吳軍殺出重圍。因為張遼的出現,東吳眾將領相安無事,但是兵馬卻損失殆盡。
回到營地之時,眾人謝過張遼等人。而此時,孫權已經派呂蒙來到三江口給眾人傳達命令。原來是要張遼等人敵住關羽的兵馬,而東吳軍回黃州調集兵力回軍與魏軍一同攻擊關羽的兵馬。郭嘉念在兩國聯盟,並沒有懷疑什麼。只是讓張遼等人駐紮在三江口水寨。而東吳將領很快便從黃州調來了兵馬,但是卻駐紮在魏軍營寨後方,這讓張遼等人甚是費解。
而郭嘉也不清楚這是何意。只是以為這是東吳的戰略。但是豈不知這乃是司馬懿的陰謀。而司馬懿到底施展了什麼奸計呢?魏國眾將又會處於何種境地呢?
第七十五章——東吳半路撤退,趙…
張遼等人在前方抵擋著,而東吳水軍在後方。這讓關羽等人也很是不解!就連東吳眾將也不明白為什麼孫權讓救了眾人的魏將孤軍在前,而自家兵馬則是在後方隔岸觀火而已。
此時的東吳水寨中,太史慈想破了腦袋,都不明白為什麼?太史慈對甘寧問道:“興霸,你說主公這是何意?張遼等人救過我們的性命,而現在主公卻讓張遼等人在前方孤軍奮戰,而我軍則在後方隔岸觀火。主公還吩咐下來讓我等見勢出兵。若張遼等人勝利,我軍則出兵相助;若張遼戰敗,我軍則不管魏軍死活,這是為何啊?這不是讓我等無情無義嘛?”
甘寧聽了,不解的回答道:“其實我也不清楚。但是主公如此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吧。但是此次連我甘興霸都覺得主公如此,有點無情無義了。”
甘寧還未說完,一個聲音傳來:“大膽甘寧,竟敢如此評價主公。”
眾人望去,原來是顧庸。眾人不解的看著顧庸,但是此次甘寧如此評價孫權,若傳到孫權耳中,甘寧的災禍則是必不可少的。這讓甘寧甚是心驚。甘寧望著顧庸,不知道顧庸想幹什麼。甘寧對顧庸問道:“元嘆先生,不知此行到此,有何見教?”
顧庸看了眾人,又看了甘寧一眼,說道:“興霸將軍不需害怕。顧庸此次前來,乃是為了說明吳侯為何如此,解除大家心中的疑慮而已。”
眾人見顧庸似乎真的清楚其中緣由,便等待這顧庸的解釋。顧庸看了眾人如此注視著自己,有點自大地道:“其實此次吳侯如此這樣做。並非吳侯本意。而是魏國司馬懿的意思。魏國司馬懿想要除去郭嘉,張遼等人。因此司馬懿獻出萬金交與吳侯,願意把此筆銀兩讓吳侯擴充兵馬之用。如此,吳侯接受了司馬懿的請求。助司馬懿除掉張遼和郭嘉等人。”
“什麼?”眾人聽了,都大吃一驚。都沒有想到這乃是一場自家人的陷害。但是同時也出現很多疑問在眾人面前。甘寧問道:“那為何司馬懿要除去郭嘉,張遼等輩?眾所周知,郭嘉乃天下不可多得的奇才。而張遼乃萬人敵,實力並非輸於關羽等人。而李典,樂進,于禁三人也並非省油的燈。魏國司馬懿到底是怎麼想的?這不是減弱自家實力嗎?”
顧庸答道:“興霸將軍有所不知。郭嘉身為魏國丞相,朝政都是郭嘉執掌。而張遼等人掌握兵權,對司馬懿是種威脅。而重要的是司馬懿權利並沒有郭嘉的大,而且眾多人都是信服郭嘉,司馬懿不服氣。因此想除去郭嘉。而張遼等人則是支援郭嘉,反對司馬懿掌權的重要人選。因此司馬懿想借此機會,除去郭嘉和張遼等人。”
顧庸如此這樣解釋到,眾人立即明白是怎麼樣的一回事。但是同時,也為張遼等人可惜,也深恨司馬懿這等無情無義之人。這個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