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部分,太平裂碑記,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負醵伎梢源�欏�
陸寄風在鍛意爐內修煉之時,已聽盡了成千卷道家經典,他記性過人,聽過了幾遍就已都爛熟於胸。他很快聽出寇謙之和訓練有素的眾道士們所念唱的,並不是經典內的義理,而是一篇新的禱文,內容無非是告訴上天魏國的皇帝如何「神武應期,天經下治」,他所任用的崔浩如何「侔蹤軒黃」,如此文成武治,教化大行,祈求天神讓拓跋燾「統治下靈,去除偽法」等等。禱文中竟無一詞提到修煉反省,或是為天下萬民求和平,只有滿篇對拓跋燾的歌功頌德。
陸寄風起初聽得疑惑,聽到後來心裡竟起了反感,想道:「道法自然,清靜無為,向來便是不管世俗權爭的成敗,一旦有了求功之心,便不能清靜自然了。通明真人雖要我為他翦除妖孽,而不得不親近權貴,但怎會讓他的門生弟子如此招搖,公然做這種討好帝王的無聊勾當?」
但是轉念再想,舞玄姬既然身在魏國宮廷之內,那麼想除去她的勢力,確實也只能以同樣的手段對付,或許這就是弱水道長用心良苦之處。
這樣一想,陸寄風當即釋然,但他心裡仍記惦著弱水道長與停雲道長的死因之謎,總感到處處都是令他想不透之處,不由得望向吟唱禱文的寇謙之。寇謙之專注的神情裡,根本看不出任何心情。
陸寄風也不怎麼注意齋醮的過程,不經意地眺望遠方田野居戶,但見城內千門萬戶,道路井然,規模不遜於洛陽。
在都城的屋宇之中,陸寄風突然感到其中一處大宅上空籠罩著一片似有若無的粉煙,模模糊糊的,不知是霧氣還是塵煙。
陸寄風大感奇怪,不由得對那處宅院多看了幾眼,心底莫名地生出一股煩躁感,突然想到:「難道那就是妖氣?」
他從小聽疾風道長和靈木道長說什麼妖氣沖天之類的話,實際上自己卻從沒望過氣,自然不懂什麼是妖氣,此時見到那朵欲散不散的朦朧霧靄,竟本能地產生強烈的不自在之感,而很想一探究竟。
醮儀的繁文縟節進行著,陸寄風脫身不開,好不容易等到儀式行畢,已經是天色微暮的申時了。
這一日的齋肅祈禱終告一段落,接下來還有齋宴,拓跋燾的御宴就在高壇之上,而壇下的齋眾至少也有上千人,十分壯觀。
與拓跋齊等人同列御宴的陸寄風這時才知道:寇謙之所主持的齋醮規模比他原先所想象的還要盛大,這樣的大典還要繼續好幾天,其中只有一兩天需要皇帝親自蒞臨,而舉行這樣盛大法會的目的,是為了年底的南征能夠得到神佑。
陸寄風更是不解,以拓跋燾的精兵鐵甲,雄才偉略,難道還會相信以這樣的法術就可以保佑獲勝?
行醮時寇謙之是帝王之師,宴時便恢復了臣子的身分,恭敬地與臣僚同列。
拓跋燾與眾臣行酒三巡畢,才對寇謙之道:「國師,朕順應天道,將兵出三路,取三輔,滅夏逆,如今獵期已近,天象所見如何?」
寇謙之肯定地奏道:「啟稟萬歲,天象已然昭昭,萬歲此行必克,將兵定九州,席捲中原!」
拓跋燾龍心大悅,崔浩等重臣也紛紛慶賀。陸寄風卻感到十分不以為然,天象雖能顯示大地吉凶,但若是以天象來預言一時成敗,未免近於妖妄。因此陸寄風默然不語,依舊坐在他的席次之中,若有所思。
寇謙之的眼神又望向了他。陸寄風心中一凜,這才想到:「他是弱水道長的弟子,他知道我是陸寄風了嗎?虎牢觀的乾陽君他們告訴了他弱水道長的死因了沒?」
但是寇謙之的眼神並沒有在陸寄風身上停留多久,便又轉向它處,似乎只是不經意地與陸寄風視線交接一般,半點也讓人看不出他的心緒。
拓跋燾只得意了一會兒,便又起憂色,道:「難道天象真能預言未來嗎?雖然朕有精甲百萬,但是勝敗兵家常事,難道就不會有所逆轉?」
寇謙之連忙道:「天象已應於萬歲,若萬歲心存猶豫,誠為大忌!」
崔浩也說道:「微臣也以為國師所言甚是,逆夏、蠕蠕皆氣數已盡,請陛下切勿遲疑。」
拓跋燾笑道:「朕只是不允許有半點偏差,故思慮較多罷了。」
寇謙之又道:「微臣方才見萬歲身邊,將星初曜,想是萬歲近來得了一名武功絕世之人,留作心腹了?」
拓跋燾又驚又喜,道:「國師果然神算無差!這位是陸卿,他形貌儒雅,想不到國師看得出他身懷絕藝。」
寇謙之對陸寄風微微一笑,道:「威猛現於外者,只是十夫不當之勇;沉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