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7部分,棋人物語,開蓋有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外邊少說有成百上千的後備者可以頂替,所以,該忍的還是忍了吧。‘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做為漢語專業的畢業生,他此時對這句中國的格言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嗯,年輕人,知錯認錯就好。話說回來,剛才我的情緒也有點兒太激動,說的話也有些過份,可能傷到了你,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和林宣根想的一樣,老人家在意的更多是別人的態度,李德銘道歉,權燦熙就主動表示自已也存在問題,相信經過這件事兒的教訓後,李德銘會真正懂得怎麼和老人家打交道。
“呵呵,這樣就好,德銘,你也坐下來。”兩個人和解,林宣根也鬆了口氣,吩咐李德銘坐下,這才要開始真正談公事。
“聽權老師講,國青隊其他成員在內部比賽的棋譜都能搞到,而同樣參加了比賽的王仲明的棋譜卻搞不到,這件事兒是不是真的?為什麼?”
“是這樣,為了服務我國棋手備戰三星盃賽,我們動用了所有的管道去搜集所有參加本次比賽中日兩國重要棋手的資料和棋譜,其中也包括中國國青隊的成員,雖然國青隊的內部比賽棋譜很難得到,但經過不懈的努力,大部分還是達到了目的,可王仲明的卻是一直沒有辦法,據瞭解,國青隊將王仲明的比賽棋譜視為機密資料,規定任何人不得將之洩漏,違者將以違反隊規論處,可能會被從國青隊人開除,所以我們的人去收集情報時,國青隊的人對此都是諱莫如深,不要說是想要他的棋譜,就是提出聽聽他們對王仲明這個人的棋有怎樣的評價,那些國青隊的隊員就馬上顧左右而言他,不肯接這個話題,這種情況在以前從沒有發生過,我們派去的人也沒有辦法。”李德銘答道。
“什麼?封口令?你是說,國青隊對王仲明在實施特別保護嗎?”聽了李德銘的解釋,林宣根大吃一驚,國青隊內部的比賽資料不公開,不容易搞到是事實,不過總有一些棋手保密意識不強,又或者貪圖錢財又或者礙於面子交情之類弱點,還是可以拿到他們自已記錄的對局棋譜,雖不是很全,卻也不會完全沒有,但象王仲明這樣不僅比賽棋譜搞不到,連棋手私下裡談都不敢談的屋地步,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了——他的棋譜真就重要到那個地步,以致於需要提高到破壞隊規的程度嗎?
“是的。不僅是咱們派去的人,據我所知,日本棋院對這個人也很感興趣,也在想方設法地要搞到他的最新棋譜資料,但也一樣處處碰壁,無能為力。”李德銘答道。
“。。。。。。。。;有意思。。。。。。,看來日本方面也認為王仲明是個危險人物呀。”後了李德銘的報告,林宣根不自覺得輕輕摩挲著剃得非常光滑的下巴,他自言自語般地笑道。
“那是當然,有傳聞,說為了讓魏國清早點返回國青隊,他們修改了王仲明與國青隊員們的對抗規則,由正常的分先對局改為升降,也就是王仲明若贏,則下一盤棋要多貼還對方兩目半,如此下去,直到王仲明無法獲勝為止,而最後的結果,是打到了讓先倒貼目。當然,這只是傳聞,是不是真的,我也不清楚,不過有那麼一句話,叫做‘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能有這樣的傳聞,肯定不會是沒有一點兒原因的。”權燦熙說道,他在棋界打拼四五十年,不僅在韓國棋壇人脈廣泛,在中、日兩國也有很多朋友,看過王仲明的棋譜後,他對這位中國的‘業餘棋手’有了很大的興趣,在棋院方面工作不利,得到了想要的資料後,他便動用自已在中國的人脈去調查,雖然和棋院一樣,在棋譜方面沒有任何進展,但卻聽到了許多棋譜以外的故事——國青隊隊內下的封口令對國青隊以外的人無效,沒看過內部比賽對局並不等於不知道比賽的結果,終究每天中午站在棋院大樓門口頂著棋盤的年輕棋手就是最明白無誤的證據。
“呃。。。。。,真的嗎?不可能吧?中國國青隊的棋手雖然年紀不大,除魏國清,溥家齊兩個進入等級分前二十名外,其他隊員的實力都稍差一些,但終究是從全國各地精挑細選出來進行重點培養的優秀棋手,讓先都已經很誇張了,怎麼可能還要倒貼目?!”林宣根驚訝叫道,他很難相信會有這樣的事情,要知道現在由於入段門坎的提高,中、韓兩國不少剛剛衝段成功年輕棋手的實力甚至不輸給大部分的二流棋手,國青隊的隊員大部分又是從這些優秀的年輕棋手中選拔而來,王仲明能讓他們一先,而且還不是偶爾一盤,豈不是天方夜譚嗎?
“嗯,次長。。。。。。有可能這是真的,我也是有聽到這樣的傳聞。”李德銘有些遲疑的插口道——權燦熙講完後自已才講,會被林宣根罵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