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章 山東的未來,山河血,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東省有l。3億畝耕地,其中30%的耕地是集中於本地士紳之後,是可釋放的財富,假若完全釋放,以當今地價,其即可釋放出30至40萬萬元財富,以總投資ll806萬元的福田拖拉機公司為例,可興建三十個左右,若是以總投資9875萬元的北方鋼鐵公司為例,可興建40個左右……”話聲稍稍一頓,李璜深吸一口氣說道。“其中,尚未包括我們的直接投資以及吸引的民間資本,按照釋放l,投資0。5來計算,其可帶動投資超過50萬萬元!”
過去,李璜並不瞭解經濟,但在過去的幾年間,就任專員公署顧問的他卻有充分的時間去學習經濟,瞭解實業,而他一直關注著邯彰的農業改革,正因如此,他才意識到,千百年來中國財富是怎麼樣一直禁錮於土地之中,土地是緣何成為農村不穩的根源,而邯彰的變革卻改變了一切。
而對於山東、河北甚至東北四省,李璜自然清楚的知道,在司令部的地圖上,實際上早就悄悄的將那些地區劃入了“戰區”之中,既然是戰區的一部分,未來自然需要收復他們,而收復他們之後,如何實施農業改革,從而使其成為戰爭的根據地呢?這又是李璜作為防衛委員會委員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要知道,現在,地利已經是人所共知,因此,如何能讓那些地方上計程車紳出售土地呢?”
扭頭看著李璜,管明棠無可奈何的笑了笑,雖說現在透過戰區的擴張,自己已經插手河南、山東黃河以北地區的政務,但並沒有實施農業改革,只是透過各縣實施“降租減息”從而穩定農村,而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地利盡為人知,實際上,這也是山東、山西改革失敗的原因。
“一畝地一季小麥可收500個棉花可收百個一年收租可獲利十數元,在這種情況下,讓他們把地賣給老百姓,他們……幸好現在小四輪拖拉機、小型收割機都限購了,要不然,我都擔心他們會不會用機械代替僱農,到那時……”
在邯鄲的農村、合作社工廠吸收大量農民進廠同時,小型四輪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等農業機械亦隨之於邯彰的合作社間推廣,儘管距離機械化還很遠,但這至少是一個開始,而在農業機械使用的同時,在農業合作社內,亦出現了擔憂的聲音,擔憂機械會取代僱農,從而進一步惡化中國農村環境,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農村機械的推廣問題上,才會存在諸多的爭議,直到戰爭爆發後,面對大量勞力的流失,農村機械才得已真正推廣,不過依然限定於農村合作社購進,且需經農業合作社調查,因勞力不足確實需要,才能獲得許可證,但這種限制又能維持多久?
“到那時候,想要阻止他們就晚了!”
肯定的應一聲,李璜又繼續說道。
“所以,要儘快讓他們把資本從土地轉向工商業,讓少地、無地農民獲得土地,而不是出現美式的現代農場作業,到那時數以千萬計的失地農民,必將是中國最大的不穩定之源。”
“在農村流傳著要想家業穩,作田是根本的千古民諺,加之現在地利甚豐,他們又豈會願意售出土地?”
實施農業改革的必要性,管明棠怎麼會不清楚,也正因如此,才會在邯彰實施農村改革,但現在若是於戰區內,甚至將來於山東、河北等地實施,又豈會那麼容易,若是容易的話,閻錫山、韓復渠等人的嘗試又豈會失敗?
“恐怕阻力會很大難度也很大……”
“阻力會有,但不是不可行,只不過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而已。”
“代價?”
“這種代價雖然每個人都可以付出,但卻很少有人願意付出。”微微點點頭,李璜看著管明棠說道。“哦?為什麼?”詫異的看一眼李璜,管明棠到對他的法子好奇了起來。“因為要付出的這種代價會有所犧牲。”“犧牲什麼?”“犧牲自己。”嘆口氣,李璜說道。“因為要得罪很多人,而且還會招惹許多事非,所以在某些方面來說,都可以算是一種自我犧牲。”
“我明白了。”
管明棠聽著,現在他的心裡倒是隱約的猜到了李璜的辦法是什麼,而這個代價又是什麼,但並沒有指出來,而是聽他繼續往下說。
“千百年來,中國的土地為何越來越集中,而且一直很難被阻止,就因為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去管這種事。”李璜的神情嚴肅而沉痛。“就是因為,大家都不願意去得罪人,不願意自己有任何犧牲,而且……”話聲稍沉,李璜望著遠處說道。“成功了,功勞是大家的,失敗了,責任是自己的!”管明棠也用一種同樣嚴肅而沉痛的表情看著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