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4章 合作社的妙用,山河血,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印製出來了,而且合作社也已開始籌辦相應的發行機構,那當前最重要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在專區內推廣使用這種“代用券”。
“嗯,現在財政科計劃同合作社在專區所轄的12個縣城建立500個合作商店,商店可以直接在市場選擇具有一定潛力的全作方,由合作社統一向生產商採購各種消費品,再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向市場出售,在商品銷售時如使用代用券購買,可優惠5%至10%……”
不於置否的點點頭,管明棠知道這吳吉玉的這個法子,實際上是抓住了老百姓喜佔便宜的心思,而合作商店在經營中絕不會虧本,跳過中間環節,統一向生產商採購工業消費品,可以降低採購成本,而統一運輸又能夠降低運輸成本,合作商店的實際利潤甚至高於普通商鋪。
“專員,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了,越近年關,市民與農民消費越多,透過恰當的價格引導,預計至明年夏收時,全專區應基本可以接受並且認同“代用券”,”
在講解著如何建立“代用券”信用的時,吳吉玉的臉上沒有一絲的得意之色,在某種程度上,“代用券”就是放大的“公司券”,都是由“企業”發行的,供區域性流通使用的代金券,並不是在大市場上流通的紙幣,和普通銀行紙幣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至少在某種理論上是如此,只不過,在適當的時候,“代用券”可以發揮“流通貨幣”的作用。
連颳了幾陣西北風,村裡的樹枝都變成光胳膊。小河邊的枯草也由金黃轉成灰黃,有幾處焦黑的一大塊,那是村裡的頑童放的野火。
冬日裡難得的一個豔陽天,在鎮子邊的訓練場上圍著裡三層外三層的人群,而在人群中間則不停的傳來一陣陣口令聲,那是人們湊著熱鬧觀看民團的訓練,而在鎮口也幾個上了歲數的老人,與大多數男丁穿著的兩尺半的灰布軍裝不同,他們還穿著破夾襖,拱起了肩頭,蹲在太陽底下捉蝨子。
與平日裡不同,今個趙建梁並沒有穿上那件兩尺半,團兵三年才發一件軍裝,扛著滿滿一褲袋糧食的他,並不想把那件兩尺半磨爛,所以才穿上了破襖,扛著糧食來鎮子裡賣糧食。
“賣了糧食,買幾尺洋布,給三小子添件衣裳,別老拾著老大老二的衣裳!”
想著媳婦的叮囑,趙建梁那張黝黑的臉膛上露出了笑來,今年年景還成,更重要的是租子降了下來,租子只要交三成七五,往年秋糧可是要交五成的,不僅如此,管專員還派出了三七五租佃委員會,在各縣鄉進行清查,他肩膀上的這袋糧食,就是委員會罰梁老爺家的,誰讓梁老爺家預收地租來著。
“這日子,總算是有盼了……”
心裡頭這般尋思著,趙建梁臉上的笑越來越濃了,人樂呵著扛著糧食,他便直奔著合作社走去,合作社是政府辦的,過去沒幾個人信什麼官府,可現在,就是山溝溝裡的人都知道,糧食、棉花賣給合作社,一準比賣給糧商、棉商賣的價高,人家可沒有豐年壓價的事兒,而且人家還不在鬥上做文章,這扛著糧食不賣給合作社,難不成還賣給那些黑了心的糧商。
“要不明年,咱也入社?”
想著當初鄉長逼著大傢伙進合作社,趙建梁這會倒是動起了入社的念頭來,這入社可是能從社裡借錢買種,可比從財東那裡拿高利貸好多了,雖說現在高利貸降了息,可畢竟還是高利貸不是!
要不回家和婆娘商量……就在尋思著的功夫,趙建梁被眼前的一幕嚇了一跳。
“乖乖,這咋這麼多人……”
還沒看到合作社的牌子,便看著那街上擠滿了排成隊的人,有漢子也有婆娘,人們不時的翹著腳尖朝合作社那邊看著,甚至人頭湧動的朝裡面擠著。
這是咋回事?在趙建梁試圖想弄清楚是怎麼回事時,便聽著那邊傳來一陣喊聲,
“鄉親們,別擠,別擔心,合作商店裡所有平價貨都是敞開供應的,保準誰能都買著……”
平價貨?平價貨是啥?
“才從村裡來的吧!”
正當趙建梁摸不準怎麼回事時,便聽著路邊酒館門邊站著戴著瓜皮帽的老闆說道著。
“賣糧食?去合作社賣吧,別要大洋,就拿那個合作社印的代用券,到合作商店裡買東西,價錢便宜啊!一匹白細布才9塊……”
“啥9塊!”
睜大眼睛,趙建梁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九塊錢!
“可不是,這鎮子上的老王家、老劉家、還有宋家,都快給合作商店擠兌死了,九塊錢,比他們進價還便宜,這不,大家都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