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2章 戰爭準備,山河血,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晨時分,將要出門但偏偏天不作美,一會兒竟下起了傾盆大雨,雨水從屋頂嘩嘩地漏下來,看著窗外的雨,還是嘆了口氣,然後打著雨傘走出了家門。{首發}在雨中朝著公交車站走去的時候,只覺得心裡頭感覺得異樣的焦悶。
汽車昨天送修了,而他今天還錯過了公共汽車,作為北方邊防軍總醫院的院長,多少年來,這或許是他第一次上班遲到,如果是在平常或許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今天還是軍醫培訓班第165期學員的畢業日,他不僅是總醫院的院長,同時還是司令部衛生處處長,在過去的幾年間,他一直負責著軍醫的培訓工作。按照軍隊的計劃,他必須要在5年內為軍隊培訓名軍醫,同時,還要為民團培訓15萬名野戰醫護人員,以保障軍隊的戰時救治。
儘管早在一個月前,衛生處已經完成了這一計劃,但是就未來的軍事治療需求來說,3。7萬名軍醫和18萬名野戰醫護人員,卻遠不能滿足未來的需求,3。7萬名軍醫中,只有不到一萬名軍醫可以做外科手術,這意味著部隊的軍醫的數量必然將嚴重是不足。
“實在不行的話,就徵用民間的醫生!”
想到民間醫生,他不禁想到自己,當初,自己可不就是被“綁架”上了“船”,成為義勇軍第五十八路軍的軍醫,再後來,又成為這個團體中的一份子。
多年來華北一直實施著“寓軍於民”的政策,將軍隊寓於民團之中,將軍事工業藏於民用工業內,至於軍醫,亦是如此,在夏季攻勢時,邯彰軍不過只擁有不到兩千名醫生,但是卻在戰爭爆發後,動員了超過50座醫院作為戰時醫療體系的一部分,同時還徵召了上千名醫生入伍,從而緩解了軍醫不足的局面。
在過去的幾年間,透過“華北紅十字會”以及北方醫療公司的努力,華北各省已經建立了完整的三級醫療保障體系,如果動員這些醫生,並在縣及以上醫院徵召軍醫……
“這樣的話,也許會影響到民間的醫療……”
就在他這麼想著的時候,遠處的報亭處傳來一個聲音。
“賣報、賣報,公署再次拒絕日本要求移交美軍飛行員之要求!”
“賣報,具悉管長官已決定將美軍飛行員交還美國……”
街道上售報人的喊聲,讓的眉頭微微一鎖,事件已經過去兩個星期了,在過去的兩個星期間,從東京遭到轟炸,再到日本與公署交涉,要求交還美軍飛行員,一場場外交上的角力已經展開了兩個星期。
而就在角力展開的同時,美軍又一次對東京實施了轟炸,規模相比於前次更大,數百噸燃料彈、炸彈給東京帶去了一場災難數千人死亡、上萬人受傷,不過,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他們不會給予日本人一絲的同情,他們只會拍手叫好。
可在拍手叫好的同時,幾乎所有人都能夠感覺到一點變化中日關係正處於破裂中,儘管在這件事上,中日兩國看似依然試圖透過外交解決,但誰都知道,也許,不久之後,中日兩國必將再戰。
“越過山海關,一朝雪國恥!”
瞧著報紙上的廣告,只是在心底輕嘆口氣。
戰爭總是無可避免的!
心底這麼想著的時候,他站臺處,站著一些年青的軍人,他們的臉上依然洋溢燦爛的笑容,現在華北的軍人越來越多了,在像北平這樣的城市中,隨時可以看到正在休假的軍人。同樣作為一名軍人,知道,至少現在,中日還不會進入戰爭狀態軍人的休假仍在繼續。
“戰爭會在什麼時候爆發呢?”
身在北平的邁克兒看著他所身處的第115國民中學,瞧著牆上的那幾個字,默默的自語著。
“戰爭會在明天爆發!”
那是寫在牆上的標語,對於的邁克兒來說,美國對東京的轟炸一下便驅散了縈繞在心間的陰雲,他相信整個美國都是如此,在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情況下,他更是對中國充滿了期待,也正是這種期待促成了他對華北各地的採訪,而在過去的幾天中,他一直在華北各地採訪這裡的教育。
“我的工作是訓練年青人,隨時準備從軍,我告訴他們,除非大家都同意放下武器,”
穿著一身黑色軍裝的吳言楚的話聲稍頓,看著身邊的這個美國記者聳了聳肩膀。
“也許,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也許會有那麼一天,但是現在,在這個世界中,歷史的教訓、現實的問題都要求我們必須要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
在翻譯將軍事教官的話翻譯給邁克爾的時候,吳言楚一行三人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