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3章 送給海軍的禮物,山河血,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3月初,正是初春,一場倒春寒,使得北平的天氣稍見些許冷咧,不禁讓人懷疑這場倒春寒全不會凍傷草木初露的嫩綠,但這卻是杞人之憂罷了,事實上,也沒有多少人會這般去想。(首發)
不過雖說如此,在清晨時分一些公園園林剛剛返青的草木上卻是結滿了凍霜,在鐵獅子衚衕的參政委員會後院的花園間,便是如此,那白白的霜冰有如一場小雪似的,將枝條、樹葉染的一片雪白,顯得好不美麗。
窗外的霜灑之美,卻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閒情去欣賞,此時來回的在辦公室裡走動著,管明棠的神情顯得有些激動。
太快了!
實在是太快了!
在接到海軍處的報告時,他幾乎是下意識的生出這一念頭。
捕鯨叉專案獲得成功!
在對海打靶時“捕鯨叉”反艦導彈四發三中,成功擊沉一艘近6000噸的商船,雖說擊沉的是商船而非軍艦,但卻清楚的顯露出“捕鯨叉”的實力。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劃時代的武器!”
作為第三艦隊司令官的並沒有隨艦隊前往島基地,儘管現在基地仍然在建設中,但第三艦隊早已經移師於,一面進行訓練,一面為工兵部隊提供保護,但作為司令官的他,卻留在了北平,平素往返於北平與青島之間。
相比於艦隊的訓練,軍官的教育、水兵的培訓以及軍艦的建造,這無不是壓倒一切的工作重點,更何況還有諸多新型兵器的研發,從雙管13公分自動艦炮以及自動尋電動魚雷到“捕鯨叉”無不是海軍未來兩年內的重點工作。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這些新型海軍兵器的研發,完全壓倒了造艦工作,現在青島以及連雲港的船廠,仍然製造著1000噸至3000噸驅逐艦,至多隻是在今年增加了潛艇的製造,畢竟海軍兵器是一個系統工程,而諸多新型兵器的研發,使得海軍依然無法確定海軍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軍艦。
尋求技術上的突破,從而以技術上的優勢彌補噸位上的劣勢,這是民二十七年制定10年海軍建設計劃的核心,但如何能夠以技術彌補噸位以及素質上的劣勢呢?
這一問題最終被壓到了公司的身上,而現在,公司卻給予了海軍一個答案——“捕鯨叉”反艦導彈。
“他的射擊精度以及威力不會因距離受到影響,無論是10公里亦或是30公里,他的射擊精度和穿甲威力都是相當的,或許比之大口徑艦炮仍有所不足,相比於大口徑艦炮,“捕鯨叉”最大的優點就是如魚雷一般,既可裝備如魚雷艇一般小艇,又可裝備戰艦,這意味著,即便是最小的魚雷艇,都可以在數十公里外對敵方戰艦實施攻擊……”
整個人顯得激動非常的,看著沉默不語的司令,鄭重其事的說道。
“總司令,我認為公司應該立即組織研究“捕鯨叉”的上艦準備,從而提升海軍的戰鬥力!以奪取海上優勢!”
面對神情腔調都顯得有些激動的,管明棠只是笑而不語,雙管中口徑自動艦炮、六管速射近防炮,自動尋魚雷以及反艦導彈,這是未來中國海軍的“四大金剛”,按照他最初的設想路程,這四大金剛的研發成功排序,技術含量相對最高的反艦導彈應屬最為困難的專案,但出人意料的是,在雙管自動炮和六管近防炮剛剛獲得成功的時候,還尚未解決雷達指控這一技術問題時,反艦導彈卻首先獲得了成功。
“捕鯨叉”是管明棠親自為其取下的代號,而所謂的“捕鯨叉”實際上正是後世的“冥河”P-15反艦導彈,同樣其它專案一樣,技術中心提供給專案組的不過只是幾千份文件,而他們卻依靠這些文件,在短短三年內,便完成了它的研製。
“這確實是一種奪取海上優勢的新型兵器!”
儘可能的平靜下來之後,管明棠首先肯定,然後又接著說道。
“不過,我看“捕鯨叉”現在並不完美嘛!”
“總司令,這……”
在的詫異中,管明棠拿起桌上的照片,指著如小飛機般的“捕鯨叉”說道。
“現在的“捕鯨叉”太大了一點,射程也僅只有32公里,而且還需要臨時加註燃料,當然,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它的尺寸,尤其是它的飛翼!”
手指著照片上“捕鯨叉”的雙翼,管明棠有些遺憾的說道。
“這麼大的尺寸,用在岸防上,或許沒有問題,但是上艦之後,如何將其從彈藥庫中取出再加裝到發射筒內,都是問題,所以,現在公司方面正在研究摺疊翼的“捕鯨叉”!這樣的話,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