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嫡結良緣(穿越之錦繡良緣),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卿。
這邊,孔夫人的眼底,就不可抑制的露出一絲驕傲的樣子,點頭道:“是!也是玉林的福氣,他那寡言沉默的性子,倒合了楊閣老的意了。”玉林是楊閣老賜給孔令宇的字。
“楊閣老是前朝正元三年的狀元郎,學問自是一等一的,有他指點,將來玉林前途不可限量啊。”太夫人從善如流的稱呼玉林,視線卻在蓉卿身上頓了頓……
蓉卿乖巧的坐在一邊,微垂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麼,瞧不出情緒。
太夫人又去看蘇容玉,隨即皺了皺眉,只見蘇容玉滿面羞紅,眼底盡是盈盈的期待,與有榮焉的樣子。
“秋試前去京城,我們還在說這孩子沉穩又識禮,莫說在永平便是去了京城,和那些高門貴胄的公子王爺相比,也毫不遜色……如今又入了國子監。”柳姨娘笑著道,“二老爺還誇了他後生可畏呢。”
“蘇大人過獎了,他不過是個孩子,是得虧多方的照顧才有的今天。”孔夫人謙虛的說著,問太夫人,“聽說五少爺明年也要下場?”
“是啊。”太夫人提到蘇崢,語氣也不禁柔了一分,“就當歷練吧,也不知會如何。”
孔夫人就笑著道:“五少爺學問好,就是家中老太爺也常誇他學問做的紮實,明年下場十拿九穩,到時候您就準備著紅包吧。”
太夫人聽著呵呵笑了起來,接過蓉卿端過來的茶吃了一口。
“太夫人,晚膳擺好了。”陶媽媽掀了簾子笑著回了一聲,柳姨娘聞言就看了看蘇容玉,蘇容玉就機靈的過去挽了孔夫人的胳膊,“伯母,我們府上從京城新請了一位廚子,淮揚菜做的極好,連祖母也讚了幾次呢。”孔夫人是應天人。
“倒勾起我思鄉情了,只是天色不早了,家中還有事,不如下次吧。”孔夫人說著就站了起來,一副要走的樣子,看向柳姨娘,柳姨娘也暗暗著急,可當著太夫人的面她什麼也不能說。
“玉丫頭說的不錯,都是一家人,你就留下來吃個便飯再回。”太夫人打斷了孔夫人的話,興致盎然的道,“今兒我們就一起憶江南。”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孔夫人一愣,抿唇笑著,身子微微側了側,恭太夫人先走。
太夫人樂呵呵由蓉卿扶著,一行人說說笑笑去了次間裡。
蓉卿就瞧見,孔夫人由蘇容玉挽著的那支胳膊有些僵硬。
她心中微微一笑,不由對太夫人又生出一分佩服,什麼都話都沒有說,可是卻將態度表明了,想必聰明如孔夫人心中已如明鏡了。
蓉卿又去看柳姨娘,雖是笑著,但眉頭卻是皺了起來,臉色微沉。
太夫人在主位坐了下來,二夫人則和孔夫人對面坐在太夫人的兩邊,柳姨娘以及蘇容玉則坐在孔夫人的身邊……
“這廚子聽說以前是寧王府中的,後寧王去了番地他就留了下來,機緣巧合卻被我們請了來……”太夫人笑著指著一桌的菜,對孔夫人道,“我們吃著覺著不錯,你也嚐嚐。”
孔夫人仔細打量了一眼菜色,確實瞧著菜品極佳,她點頭應著:“託了您的福,今兒可享著口福了。”說著一頓又道,“不怕您笑話,府裡也曾請了兩個江南的廚子,可是那菜做出來,就是不如在應天時吃的好……”
“沒錯。”太夫人贊同的點頭:“依我瞧著,這菜色口味,只怕不單是做法上,和水質地區也是有莫大的關係的。”
孔夫人不迭點頭:“還是您見多識廣。”說著,像是想起什麼,問道,“您的壽辰快到了,可打算請戲班子回來唱堂會?說起來,我到是知道一個戲班子,是唱崑曲的,當家的花旦唱腔聽說在江南已是紅透了天……”孔夫人說著,瞧向太夫人身後,目光一頓……
蓉卿站在太夫人身後,接了代扇的筷子。
“是嘛。”太夫人顯得很高興的樣子,“崑曲我在應天時聽過幾堂,唱腔嫵媚婉轉,真是繞樑三日音猶在耳……”太夫人說話時,蓉卿在一側挑了塊銀魚放在太夫人的骨碟中,又細心的剝了魚刺。
一套動作行雲流水姿態優美,太夫人則笑眯眯的拍了拍她的手。
孔夫人的臉色更難看,她不由朝安然坐在一側的柳姨娘和蘇容玉看去。
蘇容玉無覺,但柳姨娘卻已經如坐針氈,刀子一樣的視線看著對面。
蓉卿是府中的嫡女,她站著……她和蘇容玉如何能坐?
“你快嚐嚐。”太夫人彷彿毫無察覺,指了指孔夫人面前的銀魚,“從江南運來的,冰鎮著到還算新鮮。”孔夫人就應是,用筷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