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部分,有山有水有點田,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兩全其美的法子,能讓娘見著親人,又不會因此連累了你們?”
筱雨略有些為難。
宋氏的身世對她的衝擊並不算大,畢竟人活在世,誰能沒個秘密?她早便已經確定自己孃親出身必然不俗,如今也不過是印證了這個瞭然於胸的想法而已,對她而言也並非什麼困擾。
只是宋氏想要見親人——確實是有些困難。
筱雨想了想,道:“娘,畢竟我們也不知道具體的情況,只知道皇帝赦免了宋家,究竟娘還有哪些親人仍在世,仍舊不得而知。依我的想法,倒不如靜觀其變,看看會不會有什麼新的風聲傳來。女兒再幫娘打聽打聽,問問宋家還有哪些人。”
宋氏低嘆一聲道:“也只能這樣了……”
自從那日後,宋氏整個人都變得鮮活了許多。
可能是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宋氏也盼著能和親人重聚,除了每日詢問筱雨一聲“可有訊息”之外,她平常時候都是笑著的。
秦招祿瞧她這樣自然也高興,可這份高興之餘,卻也有了一份擔憂。
他找到筱雨,有些結巴地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你娘要是回京去,與你舅父等人團聚,你舅父覺得我配不上你娘可怎麼辦?”
秦招祿畢竟是農家漢子出身,即便年輕時候比村裡同齡漢子出眾,但到底是農戶。宋氏是士族出身,身份上就比他高了一個級別。若宋氏真的回到那錦衣玉食的生活,秦招祿自然會覺得自卑。有這樣的擔憂也並不奇怪。
筱雨卻是偏頭瞧了瞧秦招祿,掩嘴笑道:“爹到底是怕孃的親人嫌棄你,還是怕娘嫌棄你?”
秦招祿立馬反駁道:“胡說,你娘才不會嫌棄我。”
“爹既然知道,那又何必擔心?”筱雨淡笑著道:“爹跟娘也是近二十年的夫妻了,不說別的,兒女都有五個,爹還擔心什麼?就算是舅父等人會嫌棄爹你,難不成還讓爹孃和離,替娘另覓佳偶?”
筱雨頓了頓,道:“況且娘也說了,她逃走之前大舅叮囑她找個農家漢子安心過日子的。外公那樣的人教匯出來的兒女,哪會是這樣狗眼看人低的人物?”
秦招祿咧嘴笑了笑,又板了臉說:“什麼狗眼看人低,你是姑娘家,說話注意點兒。”
筱雨吐了吐舌頭,道:“總之,爹你就不要杞人憂天了。”
筱雨小心地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對秦招祿道:“如今還不知道孃的那些親兄弟是個什麼樣的情況,說句不敬的話,若是不死半殘只回來了零星幾個家人,這對娘來說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了……”
秦招祿嘆了一聲,點了點頭,說:“你娘等著你打聽訊息,你還是繼續打聽著吧。也不管是好是壞。”
筱雨自然是應了。
深秋時節,農忙收割,京裡總算來了訊息。
西北宋家人回了京城,言說宋文策先生最小的女兒宋涵菁在被押往西北的過程中差點受官差凌辱,宋小姐不堪受辱,逃離而去,官差怕事情敗露,便報宋小姐已身亡。宋家懇求皇上尋回宋家遺珠。
皇上已經下旨令各級州縣在民間尋訪宋家小姐。
絲毫沒有怪罪。
得到這一訊息的筱雨心想,她娘怕是必要往京城一趟了。不同於宋氏的焦頭爛額,筱雨卻表現得十分鎮定自若。
清者自清,難不成要她學那些心理脆弱的女孩子,被這種汙衊性的傳言所攻擊就動輒跳河或上吊以示清白嗎?
面對著宋氏的愁雲慘淡,筱雨卻微笑著對她說:“娘,我是怎樣的人,不是別人說上幾句便能改變的。如今這般模樣,大不了就是不能在短期之內說婚事了。只聽別人閒言碎語卻不看真正事實的人,我嫁過去也不會過得幸福的。娘應該慶幸,正好能從這件事情當中看出一些人的品行來。”
馬紅玉和悅悅自然是不相信這樣荒唐的傳言的,已為人婦的兩人結伴前來尋筱雨說話,多少帶了點要寬解她的意思來。
筱雨笑道:“我沒事,這樣的謠言傳不了多久就會不攻自破。相反的,要是我出面回應反駁,這才會讓某些人拿來大做文章,這個話題可就停歇不了了。”
馬紅玉鬆了口氣,笑道:“你能想得這般通透便好,這樣我和悅悅也沒有那麼擔心了。”
悅悅心疼地拉著筱雨的手嘆氣:“怎麼就不給人消停的時候呢……要讓我知道是誰在背後這般中傷你,我一定饒不了他!”
筱雨好笑道:“你呀……乖乖做你的小媳婦兒就好,我這兒用不著你操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