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不鬧海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棄老,天女阿蠻,哪吒不鬧海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日,知秋說與阿蠻,聽他提及崖洞,默然良久,決定要去看看。

玄清子立即說道,也要與她一同去。

知秋在前頭帶路,不消多時便找到了那個洞口。

玄清子見了,疑惑說道:“我們一路行來尚且頗費氣力,而老人眼盲耳聾,斷無攀爬之力,是如何能到此地呢?”

阿蠻嘆氣道:“這個其實並非天然洞穴,而是被人鑿出來的,這就是民間所言的寄死窯。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若是到了古稀之年,牙不松落,發不稀疏的老人,即被村民視為不祥,拖累兒女之人。子女便會將老人背到人跡罕至之地,或鑿或砌出一個窯洞,將老人丟進洞裡活活餓死。也有兒女不忍,故並不全封死洞口,或會在七日內送些飯食,然後再由其自生自滅。”

玄清子頭一回聽到“寄死窯”一說,不由大呼道:“所謂百善孝為先,這般遺棄親生父母生死於不顧,真是禽獸所為!簡直是駭人聽聞!”

知秋一聽,忿忿不平道:“不對,應該是禽獸不如!我家小霽還知道將自個兒的口糧叼與老人家呢!”

玄清子點點頭:“對的,禽獸不如!小霽定是溜出來玩耍無意中發現洞穴,才每日節省節省食物,供養老人.”

知秋滿心感動道:“我們都錯怪它了,還以為它貪吃愛玩。雖然它父母被人所殺害,它非但不憎恨人,並且還願意救人……”

阿蠻沉思片刻,顰眉道:“恐怕……還不止這一處……”

於是,他們三人又在山中找尋了半日,果然尋了七八處“寄死窯”,可惜沒了活口。

裡頭都是一到兩具屍體,有的屍體腐爛不堪,有的早已成了,玄清子震驚不已,與知秋一起,替他們殮了屍骨,並誦唸《太上救苦經》為其超度了一番。

十方諸天尊,其數如沙塵。化形十方界,普濟度天人。委氣聚功德,同聲救罪魂。罪魂實可哀,我今說妙經。唸誦無休息,歸身不暫停。天堂享大福,地獄無苦聲……

其餘二人靜待玄清子誦經完畢,正要回去,阿蠻又記起一事:“你們可曾發現,近日滴雨未下?”

知秋若有所思道:“似已旱月餘,這幾日井水已快乾涸。”

阿蠻嘆息道:“恐怕此次大旱,也與寄死窯有關,乃是山神降懲。”

玄清子問,何以見得?

阿蠻靈機一動,吩咐知秋下山,速取來祭祀用的藻圭。

玄清子問她藻圭作何用處,她答道:“自太行山至毋逢山之間,共有一萬二千三百五十里。依這裡的山勢走向來看,其中定有山神。我們只需行祠,請出山神一問,便可知分曉。

玄清子聞言也十分驚異:“我見這裡並非崇山峻嶺,也不巍峨奇偉,想不到還有山神在其中。”

阿蠻肯定道:“有的。只要你勤加修煉,過得一段時日,便可感知到,甚麼是舉頭三尺有神明。”

玄清子自她身後摟住,笑言道:“毋須舉頭三尺,我家娘子即是神明也……”

阿蠻臉紅,嗔罵道:“誰是你家娘子!莫要胡說八道,仔細我剝你皮……”

知秋取了東西,恰好撞見二人相抱在一起,你情我儂的,雙手捂眼道:“非禮莫視,非禮莫聽……”

可他一鬆手,藻圭差點掉落在地,還好阿蠻眼明手快接住了。

然後她將藻圭埋入地下,行了祭祀之禮。

一陣風雷湧動,飛沙走石之後,又出現了金紅彩雲,一個瘦削的馬面人身的山神在彩雲中,冉冉現身了。

只見這位山神身形高大雄偉,生得俊美人面,但卻長有馬身馬尾,長鬃飛揚。

但氣息清冷非凡,瘦得肋骨突出,似鋒利輪廓。

阿蠻見他骨瘦如柴,也大為驚訝,問他:“鍾昉君好久不見,是以何故如此消瘦?”

山神鍾昉深深嘆了一口氣道:“見過阿蠻大人。實不相瞞,本神亦是憂慮人間子女多不知父母之苦,嫌其老邁累贅,而鑿棄於寄死窯,任其自生自滅,過於慘無人道。即便我竭力相助老人,卻總有庇護不到之處。故而狠心降災責罰世人,希望他們不要冥頑不靈,當引以為戒。”

阿蠻喟嘆道:“恐怕那些村民並不知曉自身罪過,辜負鍾昉君一番心意了。”

又將那位婆婆之事和盤托出。

山神鍾昉聽後,拍手叫出一隻五彩斑斕的雀鳥。

雀鳥落於他肩上,嘰嘰喳喳的與他耳語了一番。

鍾昉點頭明瞭,轉述與阿蠻道:“婆婆被困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逐鹿群俠傳

離別

御獸世家的崛起

西伯利亞雪橇犬

青梅竹馬皓月晴空

歐陽柒柒

我家公子又坑人了

林北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