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部分,誰為峰,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特來向閣下討個人情的。”趙光義捋著長鬚笑道:“即便大師不開口,光義也猜到了三分。其實以大師的才智,想必心中應該明白。這來與不來,都將是無果之事。大師又何必多此一舉,難為光義呢?”
“阿彌陀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乃是出家人的本分。上天有好生之德,還請王爺念貧僧薄面上,能夠網開一面,替公孫師兄在聖上面前美言兩句。”苦海雙手合十,誠懇道。
趙光義咂了口茶,輕嘆道:“大師啊!想當初您要光義擎王者之劍,以王道治天下。可見您心底澄明,早已超然於物外。可光義不明白的是,大師何以又犯起糊塗來了呢?”
苦海頷首道:“貧僧明白做帝王有帝王的難處,可畢竟人命關天。再說公孫師兄向來對朝廷忠心耿耿,還多次救過當今陛下,在江湖上也素以仁義著稱。朝廷留著諸多奸佞小人不除,為何非要罪責忠臣義士呢?”
趙光義微笑道:“水至清則無魚啊!大師,您應該知道,這君子與小人,各有各的長處。道、天、地、將、法謂之治國之本,而其中道佔首位。三教九流各有其道,帝王將相本也無常。換而言之,當朝廷君子多於小人時,則清廉有餘,活力不足。試想,有哪個王朝的統治階級,是能夠永遠甘於清貧的?就算你老子願意,兒子也未必答應啊!朝政掣肘,心念不能暢達。這時候,做帝王的就會用小人來制衡君子,從而得到實惠。而當朝廷裡小人肆掠,導致朝野動盪,民不聊生時。帝王又會利用君子,來加以控制,並重樹朝廷威嚴。況且,利用小人來對付小人,也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些都是為政者的必要手段,大師應該明白其中利害。”
苦海搖頭一嘆,反駁道:“無稽之談。這只不過是帝王馭下之術,談何擎天駕海之道。王爺此番言論,貧僧不敢苟同。難道天下間好人多了,還是錯嗎?想當年,聖上能夠杯酒釋兵權,為何今日就不能心存仁念,放過公孫師兄呢?”
趙光義語重心長地道:“大師啊!難道好人就不會犯錯了嗎?真不知天下有多少冤孽,盡是好人鑄下。杯酒釋兵權,彰顯的是我皇的仁慈與恩德。而殺公孫伯,則體現出我皇的威儀和手段。在這亂世之中,做帝王的要想駕馭天下,光有仁慈是萬萬不夠的,還必須得有雷霆手段。也許放在太平盛世,公孫伯尚有活路。但在這戰亂紛飛,人心離散的年代。為了國泰民安,為了江山永固,有些人就必須得做出犧牲。”
苦海想起自己當年之過,頓時悔恨叢生,不覺黯然自責道:“這人越顯赫,所犯之錯也就越大。聖賢尚有一念之差,又何況是這些朝廷勳貴呢!唉!往事不堪回首,我又有何顏面教訓他人。”
趙光義見苦海沉默不語,接著進言道:“做官難,做帝王更難。其實在天家眼裡,並沒有君子和小人之分。有的只是好不好用,能不能用之別。就像皇兄和本王明知熊天霸陰狠毒辣,利慾薰心,卻還要重用於他。這是因為做帝王的要統治偌大一個國家,必須得制衡各方力量,使得那錯綜複雜的矛盾,維持在一個可以駕御的範圍內。無論哪種力量超出了帝王所能駕馭的範圍,都將天下大亂。可是要想駕御別人,又常常需要用到非常手段。但有些事,又不能明著去做。這時候,往往就要啟用熊天霸這等黑惡勢力。打個比喻來說,天下間的各種勢力,就好比各式各樣的布匹,而當帝王的就如同那裁縫。如何穿針引線,如何縫製裁剪,做一件什麼樣的衣裳,都在於這個裁縫,如何去運籌帷幄罷了。”
趙光義的話雖有一定道理,但卻令苦海難以接受。只見他長吁了一口氣,接著搖頭道:“王爺一家之言,又何必上升到天下危亡的高度,請恕貧僧不敢苟同。貧僧只想問問,像公孫伯這樣的英雄,為國為民做了諸多貢獻,王爺認為他真會謀反嗎?”
“假到真時真亦假,真到假時假亦真。”趙光義曲指敲著茶几,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接著又侃侃而談道:“天家有時為了鞏固政權,不得不殺一儆百,罪及功臣。須知,臣強則主弱,姑息則生禍。當今天下正值亂世之秋,政權更迭猶如家常便飯,各種勢力更是盤根錯節,彼此間打打殺殺,弄得沃土成瘠,百姓流利。難道這些是大師您,願意看到的嗎?”
苦海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悲哀,只得沉聲道:“有些人看上去道貌岸然,口口聲聲為的都是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但骨子裡想的卻是如何封妻廕子,彪炳青史。貧僧希望王爺能引以為戒,切勿失信於天下。”
趙光義含笑道:“大師教誨的是,但歷史終究是勝利者蘸著別人的血淚,寫就的功勞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