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部分,盛寵病弱妃,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覃仲言和清風也是聚精會神的聽著張正浩的話,只是臉色略顯焦急,認為張正浩之前說了一大堆的廢話,說了這麼就還沒有說到重點。
“下官查到和心殿刺殺事件和趙右相有關,當日值班的侍衛鬆懈,讓刺客有機可趁,又在皇宮之中採取聲東擊西的方法,對宮中佈局也是瞭如指掌才能進退這麼有條不紊。”
第四十三章謹遵王妃的命令
“你是說,是趙庭然做了手腳,將那些人給放了進來?”杜涵凝杏眸微轉,猜測道,這可還真不是什麼小事,趙庭然會再次對張正浩下狠手那也是必然的。
“正是,下官查到這個線索,今日就是前往一個侍衛的家中證實此事,在下官的問話下,那個侍衛也說了那一日他們的排班確實是有漏洞的,像是事先就有所準備的,就是等著刺客來襲。”張正浩沉聲說道,他查到這樣的資訊也是震驚萬分,趙庭然居然會做出這樣事情。
杜涵凝扶著茶几的手指不自覺的有所收緊,趙庭然到底是想要做什麼?難道說那些刺客是他安排的,那他又能得到什麼好處,之後蹠胡國和楚陽國的一些事情也沒見到他參與其中,這些都是軒轅墨宸告訴她的。
“下官才從那個侍衛處回來的途中就遭遇了刺殺,想然那個侍衛怕是也遭到殺害了。”張正浩說著,低垂下了頭,眼中有著愧疚,是他考量不周,他應該料到以趙庭然的陰險狡詐,他怎麼可以這般疏忽,忽略了趙庭然的能力,恩師的舊案和趙庭然有關的可能性是越來越大,只是這查探之路真得是太艱難了。吧
剛才他有派人去檢視那個侍衛的情況,也許並沒有他想的那樣,那個侍衛並沒有受到迫害,雖然這種機率真得是小之又小,連希望都是渺茫的奢望。
“現在宸不在京都中,若是你們認為本王妃可信,可以做得了主的話,這件事情莫要再查。”杜涵凝斂目沉思了一會兒才說道。
“下官/屬下相信王妃,定當遵從王妃的命令。”幾人都沉聲說道,王爺之前就有過交代,而王妃的為人和品性在相處中也是深知,她不可能盲目的下命令。
杜涵凝鬆開了手,“此事已經打草驚蛇,張大人你讓趙庭然起了殺意,必是之後的殺機無限,但是從現在起你在朝中莫要和趙庭然多做抗議,此事先將它隱下,他也不好在天子腳下動你,保你一時無虞。”
“王妃,下官不懼死,但是趙右相之罪不能不查,此人乃楚陽朝中一大禍害,若是不除之,嚴重說來最終的結果怕是楚陽危矣。”
張正浩不是貪生怕死之徒,因為長久以來的查案就是為了查明當年恩師的冤案,好不容易有線索了,而現在要讓他放棄,這讓他不能接受。
張正浩說得這些,在坐的都是腦袋清明的人,自是心中知曉的清楚,對於杜涵凝這樣的命令他們有些不明白,既然抓住把柄不是應該趁勝追擊,將所有的事情都調查清楚嗎?
“不是不除,而是時機未到。”杜涵凝說道,對於這種善於隱忍藏匿的人,那要做的就是比之更能忍耐,以靜制動,是狐狸,那尾巴一定會露出來。
“你也知趙庭然在朝為官二十餘載,升任右相之職十餘載,雖然他的貪與奸百姓深知,但是宣聖帝卻是對他仍是倚重,你認為宣聖帝這麼多年會一點一無所覺嗎?”杜涵凝分析的說道,為君者,對手下的臣子必然是要了解,而權高的官員更甚。
宣聖帝的疑心甚重,並沒有對誰都信任,對太子也是有所顧忌,畢竟他身後倚仗的趙家勢力太強大,對楚陽的江山威脅重,他要防範著楚陽的江山由軒轅氏變成了趙氏。
想起軒轅墨彥,杜涵凝覺得有些想不通此人,這幾日中他曾相邀她出府一敘,但是被她推辭了,她不知道他邀她一敘到底是出於怎樣的初衷,但是她並不想和他接觸,若是被有心人做了文章,是非難論,謹慎小心為妙。
張正浩臉一沉,是他想得簡單了,垂了垂眸子。
“這事不能急於一時。”杜涵凝見張正浩有些明瞭,遂輕聲說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們才去查探,就立即就有人來刺殺?”
杜涵凝不知道趙庭然到底勢力範圍有多廣,到底有多少的暗探或者是奸細分散在各個地方,但是刑部張正浩身邊無疑是有奸細,還必是親近之人。
幾人皆驚,卻是是他們疏忽了,一心只擔心著荷琴的傷勢未及細想,將心思放在了趙庭然的罪行之上,卻是未曾想到這一層面。
但是怎麼說都是聰明人,經杜涵凝這般一說,都明白過來,刑部中有趙庭然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