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唐寅唐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3章 纏絲劍,大安定遠王,唐寅唐寅唐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孟羽,你在唸叨什麼?”我有些沒聽清的問道。 “王將軍,我在想這些會不會就是西羌的寶物。” “寶物?這一個腰帶,一面銅鏡,和一個火摺子是什麼寶物?你剛才管這些都叫什麼?” “王將軍,這三件可不是您說的那種東西,而是實實在在的寶器。” “哦?此話怎講?” 隨著我一問,周圍人也都來了興趣,都看向了孟羽。想看看他嘴裡是怎麼能把這些東西形容出花兒來的。 “咳咳..說出唱戲勸人方,三條大道走中央,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開始了,這副說書人的做派,這我不用想都猜到了,又是聽他家鄉那位說書人所說。只是我好奇這說書人是誰,怎的知道這麼多事情?還是把民間傳聞匯總編成了一段故事? 至少這玄武山的事兒來說,我現在想想這說書人說的倒也算是精準。玄武確實是存在的,還有黑熊,靈鹿。指的就是蒼涼和九野了吧。那人居然能知道這麼多的事情,倒也真是奇怪。 對玄武山的瞭解比燕帝的趙廣,和苦苦探尋數十年的袁城軍還要清楚。不對,天池我還未曾見到,是因為我沒找到過,還是因為某種原因這些年地形改變消失了,還是說壓根就是不存在的? 就當我這麼想著的時候,孟羽也開始了他的故事。 “數百年前,幾夥兒夜郎響馬截了西羌的運寶馬隊,最後成功殺出重圍的那夥賊寇就逃往進這燕赤的玄武山中。” 上次故事好像就講到這裡,但現在既然已經沒有什麼大事兒了我也就不打斷了。由著孟羽講吓去。 “那幾人是一人一架馬車,帶著數不清的寶物跑入了洞中。” “等等等等,他們是從哪裡進洞的?馬車如何進的了這玄武洞?馬車要是能進來咱們一會兒也方便運送這些寶物出去。” “額..這..我不知道啊..王將軍,那說書先生就說進了洞。我也不知道他們是走哪裡進來的啊。或許二百多年前的時候,這玄武山有個直通外界的洞?” 本來還以為會有什麼新發現:“算了,你繼續說吧,記著長話短說。” “誒,好嘞。列位,既然是帶著西羌的寶物而來。你們可知西羌的寶物為何物啊?為何夜郎國能冒著天下大亂,被那群北襄莽子記恨上的風險也要看在寶物的面子上接納西羌敗軍呢?” “為何啊?”眾人都一臉期待的看著孟羽,等著下文。也非常配合的問道。 “那正是因為這三件寶物!雖然西羌國誠意十足,當時據說運送的寶箱就不下百箱” “不對啊孟將軍,咱們這兒只找到了二十八箱啊。難道是咱們挖的不夠深?”李剛不解的問道。 “非也非也..各路夜郎的綠林好漢可都盯著這批西羌的運寶隊呢。就算最後能殺出重圍也未必能把全部寶箱都盡數帶出的。是也不是?” “嗯,有理!”眾人回應道。 “我先不問你是怎麼把那些土匪流寇說成綠林好漢的,你先告訴我你怎麼確定逃到玄武山的這隊就帶著西羌國寶呢?” “王將軍,莫急,且聽我細細道來,這確認的原因就在這三件物品當中。” “這三件兒有什麼新奇的?” “我方才不是告訴您了嘛,這是實實在在的寶器。這可不是普通的物件,就先說這件,您說這是何物?”孟羽指著那條軟帶問道。 “還能是何物?腰帶唄,頂多奇特了些,做工用料精緻了些。” “誒~非也非也,此物可不是普通的大帶。” “你最好在我發火前好好說話。” “是,王將軍,根據我家鄉的說書先生所說,我判斷這很可能是西羌國寶之一的纏絲劍。” “纏絲劍?你的意思這軟成一圈的環形軟帶是一柄劍?” “對,這纏絲劍也是軟劍。看起來像做工精緻的大帶罷了。” 隨著孟羽這麼一說不光是我,包括在場的眾人也都提起了興趣。順子第一時間把那軟帶提起遞給了我。接過的一瞬間,這重量確實不是普通的腰帶該有的重量。腰帶也叫大帶,不過在古代大多是有錢有權或者有名望的人出行才會佩戴。尋常百姓大多是繫腰繩的。所以這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至於朝廷官員的佩戴,則要更為講究一些。 只是眼前這腰帶在手中一掂量確實重量不一般,比一般腰帶要沉許多。但要說是劍的話,又有些過輕了。不過玉扣的位置確實設計的很不一般,很長,做成了駿馬的形狀。 我嘗試著用手握了上去確實剛剛好,難道這真的是一柄劍?可是劍身的材質完全是布料啊,哪有用布做成的軟劍? 見我不斷的摸索著劍身孟羽嘗試性的說道“王將軍,或許這裡是劍鞘?” 經過孟羽這麼一提醒,我也一個機靈,或許還真是。我趕緊向著駿馬玉扣處看去,果然是有一個凸起的小機關的,就位於玉扣內部。輕輕一按,手拿著玉扣一抽,還真的是讓我抽出了一把軟劍。通體呈青鋼色,在周圍火光的對映下反射出精光。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