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唐寅唐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2章 桃花源記是個鬼故事?,大安定遠王,唐寅唐寅唐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守不是人名,是一種官職..”我有些無語的說道。 “啊?那這個叫太守的是個什麼官兒?當地的縣令嗎?” “每個朝代都有對應的官職,這個太守的權力,嗯..大概就相當於安安她爹吧..掌管一州的所有事物。一個州的最高掌權者。” “啊?跟安安爹..不是,跟柳伯父一樣啊?那不是知府嗎?為什麼叫太守啊..” 我還想知道呢,誰知道商傑當時與太祖定下這些官職的時候想的是什麼。或許他們也像蒼涼和九野一樣觀察過其他的歷史朝代,覺得這個名字好?我不得其解,不過這跟我也沒什麼關係就是了。叫什麼不吃飯啊,我還是想踏踏實實的做個酒館兒掌櫃。 “稱謂而已,沒那麼重要吧..就像你,有時候叫我傻子,有時候叫我登徒子,但我都知道你是在叫我,這不就得了?” “你..傻子傻子登徒子!” “玉兒,別拿王公子打趣了。咱們還是繼續聽故事吧。我倒對王公子剛才說讓我們聽完整個故事再做判斷比較感興趣。” “好吧,那你繼續講嘛..” “是這樣的,太守聽完漁民講的故事之後,也是非常感興趣。想不到世間還有如此地方。便立即派人跟著漁民前去尋找桃花源。可是漁民順著沿路所做的標記一路找尋,卻迷失了方向。怎麼也尋不到桃花源的所在了。在後來,有個南陽人叫劉子驥,他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說這件事後也想去看看,想著自己的後半生就在這桃花源中度過。可是他也失敗了..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不久後便因病去世了。從此,再也沒有問去往桃花源路的人了。” “這樣也好啊,這樣桃花源裡的村人就不會被人打擾了。他們可以整日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在那片寧靜祥和美麗的地方。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多好啊..”楚玉感慨的說著。 “怎麼,這種生活是你嚮往的?” “我又不是男子,自然也會嚮往這些啊?怎麼,你個傻子這麼問是有什麼不對?瞧不起我啊?” “倒也不是..我是以為你會喜歡舞刀弄劍將來上戰場呢。” “我爹又不會允許我去,而且到底是個女兒身,整日裡舞刀弄劍又不會招人喜歡..”說到這楚玉還別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這給我看的後背一陣發冷。 “噗嗤..逗你玩的,傻子。” “玉兒,不要拿王公子打趣了。王公子,這整個故事我們都聽完了,可是這結局不是挺好嗎?為何你剛才會意有所指的讓我們聽完整段故事?” “因為這故事中的疑點值得思索一番,當然,也可能是壓根這故事就不存在。所以書寫之人本就有所遺漏,也可能這個故事..不似表面上聽起來的那般簡單..” “我想不通,你說說這故事哪裡不對?” “是啊,王公子,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故事啊..” “首先一個疑點,一個常年以打漁為生的人,為什麼會在自己打漁的水域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 “啊..這..好像也是啊..” “然後就是這個叫桃花源的地方,後世之人..啊不是,是後來聽完這個故事的一些人。也對其中的一些細節頗有疑問。他們懷疑這個桃花源根本就不存在,一切都是漁民自己編的。不過也有人覺得漁民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以他的文化是斷然編不出此等故事和所見所聞的。那這就引發出了另一個問題。” “是何問題?” “那就是這原本就是一個鬼故事..” “啊啊啊..你個登徒子果然沒安好心!講的還是個鬼故事!這光天白日的!你想做什麼!” “說的就跟夜裡我講鬼故事後做了什麼一樣..” “玉兒,咱們還是聽王公子說下去吧。”柳安安倒是來了興趣。 “因為故事叫桃花源記,而你們應該也知道,桃木,桃樹的象徵。本就是驅邪避鬼之物。常用於墓地周圍,你們可見過其他地方有這麼大片桃樹林的?而你們還記得故事當中是怎麼形容這些桃樹的嗎?” “是那漁民,順著溪流劃過,在兩岸,長滿了桃樹..而這片桃樹的盡頭,是一座山,山上有個洞..”柳安安和楚玉回憶著,越說聲音越小。 “是的,這是疑點之一。而接下來,漁民進入到村子後的所見所聞,也頗為奇怪。平曠的土地,屋舍儼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些乍聽之下形容這麼一片世外桃源好像並無不妥。” “對啊?這有什麼問題嗎?” “那你們想想,如果拿這些詞來形容墓地,又有什麼不妥呢?只要不是亂葬崗,這也可以稱得上是一片風水寶地了吧?而在想想連線這片區域的來路,那片常用在墓地外的桃花林,這兩件事是不是就聯想到一起了?” “這..”柳安安和楚玉顯然也在內心中把這兩件事聯絡到一起了。表情都變得有些不太自然。 “而且你們往後想,如果只是一群村民,找到一個空地想生存下來。又怎麼會把一切建設的如此有理有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