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唐寅唐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安定遠王,唐寅唐寅唐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西南八國跟燕赤要打起來了?眾人皆驚。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在這紛亂的時代不算什麼稀奇事。只是平常都是如何如何來打大安,這次大安沒事,反而西南八國和燕赤打起來了。 西南八國是八個小國家組成的,往往一個國家只有一到兩個城池就能稱為一個國。而大一點的也就三五個城。 聽張伯說過以前他們其實是統一過的,但被安太祖的軍師商傑用計謀挑起了內部戰爭給分化成了八個國家。往後二百年來再也沒能再次統一。各國之間小矛盾不斷,但不敢起大的衝突。因為他們東邊是大安,南邊是燕赤。北邊還有北襄。夾在中間本就難以生存。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至少表面上他們還是同仇敵愾的。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次他們要打燕赤呢?因為燕赤之前攻打大安失敗了?我想著。 “是因為燕赤兵敗的原因嗎?”我嘗試著問向張風起。 “沒錯,之前咱們合力擊退了燕赤十五萬大軍,幾乎全殲,剩下逃回燕赤的也就那淳剛領著的一萬人。這可是燕赤幾乎一半的國力了!燕赤經過這場大敗西南八國不知怎麼,居然統一了起來。共同發兵看來是要吞下整個燕赤!” “對於他們來講或許是個好機會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與其被各國夾在中間,不如趁現在向還沒緩過來的燕赤動手。” “好!好一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我大安又何嘗不是面對如此的局面!”劉伯感慨著。 “只是..不管這兩邊誰勝了,對於大安來說麻煩只會更大。”張風起凝重的說著。 眾人也低下了頭,明白了張風起的意思。不管是哪邊贏了吞併另一方,都會更加勢大。對於大安的威脅也會更大。 “張大哥你想從中分一杯羹?”我問著。 “就這麼無動於衷確實不行,但朝廷大機率不會同意咱們也加入這場仗的請求。而且如果沒有援軍,靠我這些日湊齊的五萬嶺南軍,也是難以有什麼作為的,只能守土,不能開疆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也沒辦法。跟燕赤一戰我們也損失慘重。雖然勝利之後張風起就一直在招兵買馬重組嶺南防線,但時間畢竟還是太短。能招齊五萬的規模已經可以了。只不過燕赤還至少有十五萬軍,而西南八國又發兵二十萬。戰場又在邊境之地,張風起現在還得重新鞏固防線以免他們趁機進攻大安。確實想做點什麼都很難。 “王兄弟,你一向主意多,有什麼好想法嗎?” “張大哥這麼問我是什麼意思?張大哥不會真想做點什麼吧?你不都說了,朝廷都不會同意咱們參與進去。咱們以什麼目的加入到這場戰爭中去呢?又是為了什麼加入呢?而且就算真的做點什麼,就哪怕做成了點什麼,你怎麼保證朝廷不會把我們出賣了?我覺得當今的朝堂做得出這種事。到時候咱們只會更加難以自處。” 聽完我的話大家都沉默了,確實乍看起來這是個好機會。西南八國和燕赤狗咬狗,我們或許能從中漁翁得利。可這種機會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嶺南現在就是奶奶不疼也也不愛的尷尬位置。 “別想那麼多了張大哥,新帝登基多少年了?可曾主動向外動兵?就是先帝也只是勵精圖治保境安民,一生守土,未曾開疆啊。咱們做些什麼都會把自己給搭進去的。” “就是不甘心啊,而且咱們無動於衷的話,他們一旦誰吞併了另一方,嶺南也一樣會處在危險之中。” “無動於衷的不是咱們,是大安。除非大安朝堂上同意你發兵,並且給了足夠的支援,咱們或許能做點什麼?” “如果,我向朝廷上書闡明其中的利害關係,王兄弟你能做到何種地步?” “為了大安我什麼都不想做,但為了嶺南,為了張大哥你,我自然全力以赴。只是真的能像你說的那樣,到時候也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現在也只是發兵,兩邊還沒開打呢。我哪知道咱們能做些什麼得到什麼呢?萬一西南八國反悔了,突然退兵了。咱們在這空想那麼多也是沒意義的事情啊。” “哎..不管了,我這就回去告訴朝廷這些事,我一定要讓那些老傢伙明白這事情的重要性!” “張大哥,朝廷只是慫又不是瞎。你都得到訊息了,這麼大的事情朝堂能不知道嗎?想必此刻那些高官和那位皇帝也得知了這些訊息。你主動勸諫,他們要不想打還得閒你多事。他們要真想打自會下令。何必多此一舉呢?” “你說的對..”張風起聽了我的話也沉默下來不再激動了。 “你啊,就是關心則亂,當局者迷。” “臭小子!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你不是大安百姓啊?”張伯這時候也舉起拄著的木棍給了我一下。 “臭瘸子,打我徒弟幹嘛!”“老頭子我打自己的徒弟跟你個死木匠有什麼關係?” “張郎!”“當家的!”芳嬸和王嬸又上來勸架了。 “王小子,你此時的所作所為可配不上你那首滿江紅的志向啊。”劉伯邊被王嬸打著邊衝我說著。 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升維

囈夢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