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部分,相公大人等等我,漂亮格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花千里轉過來,和氣地對孫梅說:“孫姑娘家在何處,還要花某親自送到府上嗎?”
聽到花千里問得三心二意,而且也隱隱感覺到此人也非善類,不過孫梅還是對這位救命恩人施禮答謝,並謝絕相送。
覃小貝十分同情孫梅處境,問她到哪裡去,下一步怎麼辦?
孫梅咬牙說道:“回家去,告狀去!”
覃小貝不覺為她擔心,從包裡取出一塊二十兩的銀錠,讓果果送到孫梅手上,讓她拿回去為爹爹看病。
孫梅推辭不掉,收下銀兩,問詢覃小貝名字,覃小貝只道一聲:“叫我貝公子好了。”孫梅深施一躬,再無多語,轉身從小路回家去了。
花千里一邊撫掌喝彩,大讚覃小貝有情有義,只是不知下一步貝小姐做何打算,將欲何往?
覃小貝衝她嫣然一笑,柔聲和氣地說:“欲與花叔漫步纖陌,賞花觀景,一路前往淮陰城中,再把酒闊談。”
身後牽著兩匹大馬的果果一邊走一邊低聲嘟囔:“這是誰呀,都快四十歲還油頭粉面,虧公子喊叔喊得還那麼親熱。”
花千里聞言歡喜,興情高致,鄉間小路曲折向北,稻香牧笛,倒也一派甜美鄉野景象。另外他也想暫且避開大道,避避周家可能的追捕,和美人白馬,並肩於纖陌小路行走上一程也是風雅美事。
覃小貝歪著腦袋,滿臉欽佩地對花千里說:“花叔才情蓋世,風雅過人,上次領教未足,今日幸得再續。只好有兩個一直憋在心裡久不得解的典故,想要請教花叔一下?”
對覃小貝的突然變乖,花千里是有幾分警惕的,不過想想他們兩匹白馬,兩個小女子,又有何怕哉,而覃小貝的馬屁又正拍到他最為自得的點子上,聽到還有問題請教,更是興奮點集中,說過不敢不敢,接著忙著有何不解難題。
覃小貝認真地說:“說人受驚發愣,常用‘呆若木雞’一語,不知出於何典?”
花千里捋下鬍鬚,興然答道:“此典出此莊子。說周宣王喜愛鬥雞,一個叫紀渻子的人自報奮勇前來為他訓練鬥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紀渻子是否訓練好了,紀渻子說沒有,說現在這隻雞表面看起來氣勢洶洶,其實沒有什麼底氣。之後幾十天裡周宣王幾次問起,紀渻子都說還不行,直到有一天紀渻子終於說差不多了,鬥雞已經有些呆頭呆腦、不動聲色,看上去就像木頭雞一樣,精神上已完全準備好了。周宣王就把這隻雞放進鬥雞場。別的雞一看到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嚇得掉頭就逃。莊子原意,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現出來的也許是愚鈍,但卻被後世人們拿‘呆若木雞’形容因害怕而發愣了。哈哈~”
“哈哈~”覃小貝跟著笑道。
後面跟著果果卻插嘴道:“哪裡有這樣的事,我在村裡看過鬥雞不下百場,卻一次也沒有看見過‘呆若木雞’的。”
覃小貝不理會果果,繼續謙虛地問花千里:“那麼‘千變萬化’,又有什麼故事嗎?”
花千里道:“這裡的確也有一個故事,講的是比周宣王還要早的周穆王時代的事。”
“呆若木雞”的典故覃小貝知道,“千變萬化”她是隨口問起,沒想也真的有故事,花千里真的能講得出來,的確真有兩把刷子。她不知道花千里的師傅妙空真人,聰明絕頂,年輕時文修武進,大道小技無不迷戀,年長後歸隱收徒,對弟子也要求天分極高,不但要煉精一門所傳絕技,而且還要精通一門文化絕學,門下“江南三大盜”中,食百家熟經,孔半文善畫,花千里通典,今日覃小貝問起文史典故,正落入花千里的耕耘多年自留地裡。
“周穆王此人喜愛旅遊,曾駕八駿西行三萬五千裡,到達崑崙山受到西王母的接見。”花千里挑起話頭,滔滔不絕往下講道:“話說在西巡途中,周穆王遇到一個技藝高超的工匠,名叫偃師,偃師向展示了一件他製造出來的奇妙物件——一個會動的木偶。偃師按了一下它的下巴,木偶便會唱歌,按了一下它的手臂,木偶就會隨著歌聲跳舞,表演的動作和姿態是千變萬化絕無複雜。周穆王看得有趣,叫來寵姬一起出來觀賞。那偶人見了,卻向周穆王的寵姬拋了一個媚眼,周穆王勃然大怒,認定木偶根本就是一個活人,要將偃師處決治罪。”
“後來呢?”果果在後面聽得入迷,真若有這樣的木偶,那真的好玩的要死。
“巧匠偃師趕緊把偶人卸八塊拆開,讓周穆王看到木偶人肚裡的肝、膽、心、 肺、腎、胃、腸全部是用皮、木、膠、漆、顏料製成,木偶的筋絡、骨頭、面板、牙齒、頭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