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部分,入雲深處,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已眼觀天下,自有主張。
原來,雛鳥已在她不經意的瞬間,展翅離巢,翱翔藍天。
可她從不是個軟弱的人,固執而執拗,從不輕易回頭,哪怕,魚死網破,頭撞南牆,也要有一個結果。
她自貴妃榻上起身,眸中盡是決絕,卻聽到一聲輕喚,“母親……”
第一次,他沒有如禮制般喚她母妃,而是母親,恰如洛國尋常人家。那兩字有幾分陌生,亦輕柔溫暖。
李唯自懷中仔細取出一方木質雕刻,雙手遞到鄭太妃眼前,鄭太妃須臾之前的堅毅眸色便散化而開,染上一層震驚之色。
“母親,這是那日景帝薨後,孩兒與小叔叔檢視其宮中秘卷時發現的。母親自可放心,此物只有孩兒看到。”
那日,景帝在最後一刻,對他低語的那一句話,使他在檢視宮中隱秘時心思全然不在軍事要圖與秘密奏章,而全然放在別的地方。
他並未發現什麼不妥,直到他入了西安閣。
西
87、雛鳥展翅飛 。。。
安閣,景帝刀鋸斧鑿、丹青揉漆的御用之地,許多時候,宮中人傳言,景帝便沉迷其中,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
哼,不過是用此掩飾他慈祥面目下的一顆野心,李唯在殿外仰頭看到西安閣那遒勁的三個大字時便那般想著,怕是這西安閣是比御書房更重要的策略之地,於是這許多年間,這裡守備森嚴,他未曾有機會踏入過一步。
一入其中,鼻端味道便覺得有些似曾相識,他放眼看去,西安閣內多寶格上各色漆器小件擺了滿架,曲尺、墨斗、刨、鑽、鑿等器具收在一角,四周放著杌子、交椅、掛椅、腳凳、一字桌、摺桌、琴桌、棋盤桌、屏等等琳琅滿目一應木質品。
一一看過,他卻被多寶格最下端一個樸實小木盒吸引,那個盒子毫無技巧可言,只是最簡單樣式,最平凡木材,在最不起眼處,上面已落了一層灰塵。
耳側想起景帝對他說的那句話,“簡之,今棠這些年,還好嗎?”
他鬼使神差般迅速將那木盒藏入寬大袖口內。
那小盒一時難以開啟,回到王府,他即刻傳了鄭府老嬤嬤來問詢事宜,不久,卻收到鄭太妃病重訊息。
他一路朝長核山而去,路上直接將那小盒劈開,終是見到盒中物。那一刻,她終究憶起西安閣中若有似無、似曾相識的氣息。
玉蘭花薰香,他的母妃最喜歡燻的一味香。
他懷帶雕像上了山去,不想,他一入了長核山李宅便被軟功散迷倒,隨後,鄭太妃便星夜趕赴洛都主持大局,中間只在木楚入宮那日透過縫隙與他說過幾句話,全然沒有機會將手中這東西交給她。
而今,終於能將此物交到她手中。
鄭今棠,他的母妃。
作者有話要說:1。 “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 文獻記載朱由校的小詞兒,拿過來,直接用了。不過這位皇帝不像景帝,人家是真愛木匠活啊。
2。 多寶格,這玩意好像清朝才有的,不過此篇是架空噻,直接拿過來用了,嘿嘿,大家莫怪。
3。 話說,那個相府的內應,潛入宮中半日遊的偽裝太監,長核山的布衣高手,三合一的介個人,親愛的們猜出他是誰沒?
88
88、雲與我俱東 。。。
鄭太妃手中握著木雕小件,目光不瞬。她的手素來保養得便好,細如凝脂,此刻,微微有些輕顫。
那木雕小件與曾經包容它的簡樸木盒全然不同,一雕一刻,細緻入微,徐徐勾畫出一個人的姿容儀態,仿若,便是一人的精縮之版。
那小小的木人眉若遠山,即便只是原木的本色,似乎都能讓人感受到她水潤雙唇,似有呼吸一般,那眼中閃中睥睨一切的光彩,臉上滿是高貴的執拗之情。
一厘不差,一絲未偏,那木雕小人,正是年輕時的鄭今棠。
鄭太妃手指輕輕摩挲過木雕小人,指端似能感受到每一刀雕刻的痕跡。眸中神色從最初的震驚,到感觸,仿若回到許多年前,繁花似錦的桃林。
桃林之中,遙遙樹下,少年低頭雕刻,聽到腳步聲仰頭看她,臉上,是心滿意足的純真笑顏。
將她刻畫得如此入微的,是那個人;
將她夫君置於死地的,是那個人;
將她驕傲的母儀天下之夢擊碎的,是那個人;
她恨入心底,又在睡夢中並未忘記的,
恨不得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