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部分,宮殤,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澈這才“唔”了一聲,繼續向前走去。
再說念語,望著那一閃而過的熟悉的青衣身影,她終究還是管不住自己的腳步,在鬼使神差地邁出第一步後,便再也控制不住地一路小跑緊跟過去。
還是晚了一步,不知拐過幾個路口之後,她便跟丟了那個人,茫然地看著身前身後,偶有幾個行人路過,只是在這些人中卻唯獨沒有她相見的人。站定之後,她看一下四周,便知自己迷路了,方才追得太急,一時忘了看路,現在想來心裡不禁有些懊悔,他若是真的來了,想見自己,又怎會只給她一個身影便匆匆走了呢?只是如今卻也沒有其他辦法,她只能等著楚澈派人來尋她了。
一想到這,她不由又皺了眉頭,若是楚澈問起,她該如何回答呢?說自己一時好奇,想看看這大周的都城?這話說來,連她自己也不能十分相信。
正想著要如何混過去的時候,一陣幼童的朗朗書聲打斷了她的思緒。念語聞聲看去,只見河對岸一行柳樹後面有一幢茅屋,那書聲便是從那兒傳來的。
念語見河並不寬,若是楚澈來尋她了,應能一眼看到對岸的自己,是以,她也放下心來,順著河上的小木橋走了過去。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念語站在視窗,順著低矮的窗戶望進去,一位帶著儒巾著了打滿補丁藍袍的秀才正坐在上首,與那些孩童一同搖頭晃腦的念著。
書聲悠悠,念語不由想起她隨顧靖璿一同去往“結草廬”請慕容致遠時的情景來。
那日的慕容致遠也如今日的這個窮秀才般,著了儒巾與洗白了的藍袍端坐在堂前,教這些幼童們唸書,只是他教的卻是《孫子兵法》中的《謀攻》這一章。
直至今日,念語還能憶起當日幼童們所念的內容來:“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
她不由輕吟出聲,卻是一驚,不願擾了這書生授課,便悄悄走至一棵柳樹旁坐下,抱了那本《王右丞文集》在胸前輕倚了樹幹,想起那日她在門口順著那書聲接了下去,慕容致遠聞言出門時的情景,他笑著對她說:“致遠有幸,竟能請動顧姑娘與顧公子親顧草廬。”
是了,他將她放在顧靖璿之前,他不喚她作小姐,他叫她姑娘。念語臉色露出那神往卻又幸福的神采來。
只是這一幕落在楚澈眼裡卻並不是那麼值得露出幸福之色的場景來的。如顧念語此刻的情形的女人他見過太多,這是曾與他父皇春風一度的卻又失去愛寵的女人在回憶往昔榮耀時刻時才會露出的表情。
他只是遙遙望著她,心裡略劃過一絲疼痛,他只覺得自己同情眼前這個女人,也同情後宮裡所有的女人,為了父親,為了另外一些原本不相干的人或者只是一些祖上傳下來的規矩來到他的身邊,從此以後,一顰一笑皆是為了他,再沒有自我。可是僅僅只是同情,他不能愛她們,正如她們來到他身邊不過是為了求家祖的安穩與繁榮,他將她們接進宮來也不過是為了平衡那些朝堂上錯綜複雜的勢力罷了。
看著一輪紅日已有西垂之意,楚澈邁步過橋,來到念語身後,坐在她身邊,如此肩並肩地看風景,他心底不由閃過一絲奇異的感覺來,只是略一晃頭,似要把這種感覺從心底抹去一般,淡淡說道:“風景再好也不能貪景,誤了回宮的時辰。”
念語聞言一驚轉頭才發現楚澈已坐在自己身邊,臉色紅暈還未及褪去,臉上便顯出一副被人偷窺了心事般的尷尬來,張口正想說些什麼,卻見楚澈已顧自起身,向來時的路走去了。
念語急忙起身,拍拍衣服,小跑跟上,嘴唇囁喏了一番終究還是把話嚥了回去。
自他們離去後,那書生卻從草屋裡走了出來,望著那兩個一前一後的背影,浮上一絲苦笑,又搖頭唸了幾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方才回了屋去。
走過錫慶門,又入了延慶門,便又回到大周后宮,不過穿過一道宮牆,可卻連呼吸都頗有些困難來。
楚澈送她到了出宮前的甬道,月柔與晚秋早已等在一旁,服侍念語換好衣服之後,便又帶了晚秋匆匆離去,只留下她與楚澈二人。
復換上宮裝後,念語朝楚澈輕輕一福,楚澈又看了她半晌,才邁步往前走去。
快行至霽月殿門口時,楚澈卻突然止步轉身,帶了笑意問她:“語才人倒是頗愛王摩詰啊,這《王右丞文集》霽月殿中亦有一本,難為你今日又買一本回來。”
聽聞這句,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