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部分,冷宮皇妃泣殘紅:禍亂深宮,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是對何氏的離去難過了。
他有私心,他不想看到因為何氏離世出現在成毓太妃臉上那讓他厭惡的笑容。所以第一時間得知喪訊後,他失了理智,在靈堂之上怒斥了皇后,可皇后冷冷一句‘真看得起她’讓他怒火攻心,他本給圖海的是空白黃帛,口諭也是兩份。
一份是晉封楊氏池氏的,一封是廢楊氏的。圖海很聰明,知道什麼時候說什麼。
就這樣,內廷沒有了顏貴妃,卻還是處在平衡面上。
楊氏上位,穩住了成毓太妃。
池氏上位,牽制了楊氏皇貴妃的權利。
皇后打理喪儀,這些年,他看到了,她也很賢惠的,至少面子上的東西,她顧的很周全。四位公主養在濼媛宮也十分歡欣。
而他萬萬沒有想到,母妃的白玉蘭吊墜會出現在皇后身上。那是母妃唯一紀念父皇的信物,也是父皇唯一送予母妃的愛情見證,不是作為帝王對身邊寵妃得恩賜,況且看起來聽起來父皇也並不寵愛母妃,而是一名男子對心中女子的真摯承諾。
父皇深深恨著母妃,只因母妃與一官宦家公子曾有過婚約,母妃入宮後,曾因顧及家中父老,多次為那人在朝周旋失措。愛之深,兩個人的世界裡容不得第三個人,哪怕僅僅是個名義上的稱不上過去的過去,如今也不過是略有幫扶,父皇也還是那般介意。
她定然是見過了母妃,母妃應該很喜歡她,不然怎麼捨得?
她不說,他也裝作不知,不去點破。他們之間,已經關係怪異了,沒有必要再去加深什麼裂痕。
他很多事情都明白,可就是願意讓她感覺她設計的局他都進去了。擢升許鑑,他知道她會找皇兄幫忙。
她心中其實有恨,而碰巧她恨得與皇兄恨的是同一人。儘管她不願親自證實自己的內心,但她的行動無一不是表明,她恨皇貴妃,所以她送她去冷宮,借於采女之手令其死得甘心。
什麼時候,他的皇后變得有了心計。
是這個深宮,還是對他的死心?
他知道她故意不去,他也順她的意思拉著皇兄去。冷宮中,果然,母妃那張殘破的臉驚悚依舊。於采女見到自己一臉平淡沒有欣喜,卻是在看到皇貴妃,不,應該喚楊氏了時候,瞬間澄圓了雙目,恨意思在眸底熊熊燃燒,他幾乎都可以看見那呼之欲出的怒火,撲向楊氏。
願意討債就討債吧,後宮中的女人都是一樣的。他管不了於采女與楊氏的恩怨,也不想管。他只負責自己的母妃。所以圖海來請旨時,他淡漠地說了一聲,“依舊是賜死楊氏,怎麼死你們看著辦。”
圖海眼底分明閃過一絲詫異,隨便去吧。
他現在都覺得累了。
母妃不願搬出冷宮,他知道,母妃討厭的人還在宮中。他沒有勉強,怪自己不孝,都沒有處理好一切。
母妃挪出冷宮,已是許久以後了。他沒有想到,母妃只要成毓太妃死,一定要她死。
如今,大權在握,他自然不再有所顧忌,母妃已是太后之尊,且沒了成毓太妃。本來,他以為風聲過去,就是一片朗晴,可惜,他全然忘了,成肅太妃是要補償的。
他尊重母后。
母后老了,心都放在了濼氏子嗣上,見他後嗣稀薄,張羅著選秀。他知道,皇后會不滿,他沒有問她,就自己下意識的為她斷定,她會吃味。
皇后與他商量時,他假裝順著皇后的意思,以節省經費為由,簡化了選秀,也只是象徵性的留下了幾位。
他本遵循皇后意見,給三位新人貴人的位份,孰不知母后不悅他選的太少,頒了懿旨封三人為妃。
他面上有些掛不住,索性鬧了起來,三人誰也不賜封號。
新人進宮,皇后添丁,內廷總歸是喜事多於煩悶。
皇兄搬去了神明臺住著,他沒有輕易去打擾過。內廷,安淑貴妃與皇后也十分賢能。他很不高興一件事,就是皇后安排的楚妃。
何必呢,是不是安排自己的人在身邊,即便自己失寵也未曾徹底輸掉?
他不想去問皇后,他就按她的意思去寵,去疼。楚妃到底也是個可人,他不能說不喜歡,男人總是喜新厭舊吧。他覺得自己不是,雖然是喜歡新人,但也沒有忘記過那些舊人。
濼媛宮再見到皇后時,他說要給楚妃一個封號。他心裡有個小九九,以後楚妃應該尊敬皇后才是,沒有皇后提拔,她怎麼有今天。
他跟皇后提及時,皇后很平淡,他卻因為這平淡急不迭的解釋。他說不清楚兩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