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部分,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代表她願意為了對付國公府壞了自己的前程。
這世上沒有人是傻子。
林熙蕙在壽牛宴上丟了臉,林熙菡亦是沒面子的,飽受關注,她要是做得好,標準,比對林熙蕙,貴人們會覺得她心思深沉,故意帶著林熙蕙反襯自己,故意讓林熙蕙出醜。林熙菡要是和林熙蕙一般,大家又想,果真是一家子姐妹,一樣不成的,怪不得會不懂眼色帶了人來。
林熙菡想了很多,才發現甄夫人的誥命一直不下來,最大原因其實應該是宮裡宮外的貴人都覺得她還不夠格做國公夫人,不夠格加入他們的圈子,不然也不會把林大老爺的爵位下來了,偏偏半點不提甄夫人。
想來也是甄夫人的貪財好利的小家子做派惹了嫌棄。
“真是自作聰明,旁觀者心清肚明。”林熙菡感慨來,這些貴人著實是厲害的,他們礙於禮節不參與旁人家事,不代表他們被矇蔽,可嘆國公府還當旁人都是眼瞎心盲的。
林熙菡進了宮門,便由四品女官引著進入了重華宮。
大胤朝的宴會一般重要的宴會,一級大宴在集英殿舉行,二級宴會在紫宸殿舉行,三級小宴在垂拱殿舉行。
而林熙菡作為閨閣女子,與所有大誥命夫人、皇家貴女一般均是設定在皇后娘娘的寢宮重華宮。
當然東太后為人跋扈霸道,不講禮節,她在宮中,硬是違了大胤朝律將每年各種家宴設定在東宮天壽宮。
這也是大胤朝臣對她不滿的原因之一,覺得太后不德,故東太后被逼出宮也算是罪有應得,早有預見的。
而西太后為今上生母,出生卑微,為人謙虛,自是不會插手皇后宮宴的。
大胤朝憲宗的賢皇后十來年第一次宮宴,一朝掌權,為了體現皇后威儀,自是辦的極為隆重。
林熙菡進了重華宮,兩眼看著美輪美奐,精美大氣的宮殿應接不暇,特別是看到崇敬殿高近十丈,寬百丈的面客殿,幾乎驚得發不出聲音。
實在是太大氣,太寬敞了。
這殿內擺滿了桌子,不下百席,高臺上一寬五丈長案。一看就是皇后娘娘的位置。高臺兩排還有高低近六位桌子,六位桌子後面又由內往外放了一排排小案几。可見那六位是宮中有位分的宮妃。
高臺下面是中等臺,那密密麻麻沿著高臺宮妃位置兩面亦是擺滿案几,一看就是皇族和後族勳貴的位置,皇后左手為皇族,右手為後族。兩宮太后族人離太后近些,皇后族人第三,依次三排。
正對後宮的高臺是誥命夫人、世家閨秀的位置,一排排正對皇后娘娘的案几,案几由大往後變小。密度也是前松後緊,可見前面均是品階高的誥命夫人和皇家貴婦。
整個位置形成一個長方形框,中間深陷一個舞臺。想來是歌舞表演,和千金小姐鬥巧的低臺,方便貴婦們觀察。
林熙菡暗暗打量,估計自己是臺下位置,按理說她屬於世家閨秀。應該在誥命夫人位置,但是她亦有封號,族姬封號又有字,這是皇族女子的封位。
好在林熙菡為難沒有多久,那四品女官,就點頭朝林熙菡笑笑。讓兩位宮女引著林熙菡走了進去,竟然是中等臺第二排,這至少是至少是宗姬(郡主)的位置。甚至可能是公主的位置。
要知道先帝爺是大胤朝最風流最能生的皇帝,光公主就有十來個,不要說近三十個兒子,後來鬥死了泰半,只剩下呆傻老實或者年幼無知的。但對比太宗還是多子多孫的典型。
林熙菡一向認為今上是個勤懇勉勵又頗有才幹的皇帝,如今這麼辛苦。最大的原因就是先帝兒子孫子太多,吃窮了皇帝的內庫,又拉幫結派的咔嚓用掉了大多數國庫。
才讓今上接收大胤朝國庫空空,甚至還拖欠大臣的官銀。
林熙菡猶豫了一下,還是示意一下紫雲,紫雲細聲細氣,溫言細語道,“大人,我家小姐乃是老林國公的孫女,林狀元的獨女……”
那女官亦是知道林熙菡身份的,一接過紫雲遞上的荷包,也不看,直接塞到袖中,笑道,“族姬放心,這位置沒錯。林大人少時就和陛下情分非比尋常,陛下還在潛府的時候,娘娘就遣我伺候過大人。族姬和大人七八分相信,我認錯了誰也不會認錯族姬。”
林熙菡一聽女官的意思,就知道這位置是特意安排的,只是不知道是誰安排來著。
林熙菡又起身給女官行了禮,誠懇道,“家父早逝,家父往事九娘半點不知道,如今能見到姑姑,也是上天垂憐,還請姑姑多多與我講講家父的事兒,也好讓九娘多些緬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