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部分,帝王歌,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斂了笑意,視線落在窗外,“如今有韓世忠、張俊等人在,岳飛怎敢率先舉事。那兩人,心裡又豈會沒動些鬼心思。這個時候,拼的不是戰功和實力,而是耐心與智謀。第一個造反的人,必然不會有下場。”
兀朮所言,確實有理。一山不容二虎,槍打出頭鳥。這幾人實力相當,若真有一人動了,其他人要麼隨之動,然後軍閥混戰,勝者為王。要麼保持中立,既不跟著造反,也不幫朝廷平叛,欲待二者兩敗俱傷,再出兵收拾殘局,偷得勝利果實,但這種情況,只怕很難。最後便是,向朝廷表明忠心立場,調兵遣將,出師有名,若平叛成功,又有兩種選擇:一是忠心不二,繼續為朝廷效力;二是趁著群雄已滅,無人爭鋒,把持朝政,架空君主,繼而取而代之。
可是,我還是不願相信,以上這些心思,在岳飛腦中過了無數遍。就像是三綱五常在岳飛心裡根深蒂固了一樣,岳飛精忠愛國的形象、早已在炎黃子孫心裡紮了根。雖然,即便岳飛有過造反的心思,他光輝的形象,也不會在我心中打半點折扣。我未受三綱五常禁錮,我反而推崇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歷史上那些亂世梟雄,亦是我所崇拜仰慕之人。造反?謀逆?弒君?君主若無道施暴政,這些有何不可!能救蒼生於水火之中,這些有何不可!只要當政者能有所作為,能為百姓謀福祉,即便他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我亦“惟有揚頌無微詞”。
兀朮見我沉思不語,伸手扯下我頭上的綢巾,墨髮瞬時垂肩而下。我橫他一眼,正欲起身,卻又想到方才的對話,不由得撇了撇嘴巴,不滿道:“岳飛今兒大度,未趁人之危,你倒在這兒說他的小話。”
他不高興道:“你這是說我心胸狹窄?”
我努嘴道:“可不就是。”說罷拿開他放在我頭頂的大掌,快步走向了門口。
踏出門檻後,我頓了頓腳步,轉首認真道:“即便如你所說,嶽將軍懷有野心。而他始終不反的原因,我以為……他並非是在等待良機,而是嶽將軍……愛國之心勝於私慾。嶽、韓、張三軍相爭,無論誰勝誰負,最終得益者——都是你們女真貴族。”岳飛若是脫離朝廷,的確有可能取代趙氏皇族,甚至掌控整個天下,恢復中原統一。但是如此,勢必引起各路宋軍相爭,畢竟他岳飛想當皇帝,其他大將未必不想。這樣一來,國家內亂,豈不是給了女真人可乘之機。所以說,這個險冒得太大,岳飛不願把國家之安危賭給自己的私慾。
兀朮眸光一冷,黑瞳愈發深黯,“你很欣賞他?”
………………………………………………………
這章,我忘了怎麼碼出來了。也許我的初衷是,希望每個角色都是真實的,有最普通的心思,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人。當然我寫了這章,自己也會有很幼稚的感覺,覺得不配去探究一個古人的心思。或是自己的見識太淺。。啊我混亂了,總之我就碼出了這章。。
訂閱不多,但我很想知道一直跟文的你們,有空就在書評區冒個泡吧,並非難事。你們幾個字的評論,對作者來說是極大的歡喜。作者總是渴望一種認同感,這並非金錢可以衡量,希望親們能理解這種心情。(未完待續)
正文 第176章 敗軍回城
重新調整時間,以後每日中午一點出頭更新,加更在晚上七點。
…………………………………………
我一怔,淡淡笑道:“有何不可?”兀朮笑得很勉強,神色有幾分複雜,“歌兒,真是難為你了。到底,你是個漢人,這十多年——”
我打斷道:“身不由己嗎?”他微一頷首,移開目光,沒有再說下去。
兀朮到底是身經百戰之人,體格強健,不過七八日,便騎馬跑去山裡打獵了。
我則被他禁足在元帥府中,整日喝著醫官開的藥,躺在屋裡發呆,偶爾臨帖練字。卻是如何也無法靜心,面上也生出了少許痘痘,醫官說我心火虛旺,然後不可避免的,又多了一碗藥。
烏祿每兩日會過來一趟,聊過幾回後,起初的生分也慢慢消散了,畢竟也熟識了這麼多年。只是這些孩子們,如今個個都這麼優秀,倒讓我這個做姐姐的,無法再擺出姐姐的姿態。
七月初,兀朮開始每日去校場指揮練兵,馬上會有一大堆戰事等著他去指揮。昨日路過議政殿,聽他和眾位將軍商議兵事,像是要馬上進攻郾城。我不由得暗自生悶,這場戰役,甚至比順昌之戰還要出名。因為宋軍將領,便是大名鼎鼎的岳飛。上回山中一遇,岳飛說於戰場上等著兀朮。難道兀朮之所以要攻打郾城,有這個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