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部分,小農民的快樂生活,攝氏0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小丫,小小年紀,在家庭薰陶下,就已經有了這種思想觀念了。
大帥吃了一小半胡蘿蔔,就吃不下了——這胡蘿蔔實在是太大了。他把吃剩下的胡蘿蔔,遞給王小丫,道:“拿回家去,讓你媽炒菜吃。我要回家了。”
在王小丫戀戀不捨的目光中,大帥獨自沿著灣坑的岸邊往家走。水裡時而竄起淡水野生魚來。
大帥在灣坑邊上走了一個孤形之後,就看到村民高大樹的家了。
高大樹家,和王老頭家斜對著,兩家都住在灣坑邊上。
遠遠地,大帥看到,高大樹家房子後邊,有一堆新挖出來的土,而且,隔幾秒鐘,就有一塊土從下面飛上來,落到上面的土堆上。
有人在挖坑?大帥猜測。
來到近前,果然,這個坑已經挖了三米多深了,坑是圓形的,直徑有兩米左右。
大洋馬高翠翠,站在坑裡面,拿著一把大號鐵鍁,正在坑的底部掏橫向的洞,已經掏好了兩個了,她在掏第三個。這橫向的洞是半圓形的,農村人講不出個道理來,卻知道這個拱形狀的洞支撐力大,洞的延深在一米半左右。
大洋馬高翠翠,身高一米九多,站在三米多深的洞裡,有點活動不開,但是,她力大驚人,那個大號鐵鍁,每鍁土要有五六十斤重,她輕而易舉地就一抬手揚到地面上。
“你這是在挖菜窖嗎?可是現在是春天啊,不是冬天才儲藏蔬菜嗎?”大帥站在洞邊上,問道。
“噢,是神仙大叔呀,我當是誰呢,看你嚇了我一跳。……我是提前挖個大菜窯啊,要挖個大點的,今年種了你弄的種子,大白蘿蔔和胡蘿蔔可能要堆一當院子,一時半會兒,吃不完,到了秋天,存到菜窖裡,吃到來年五六月去。”
高翠翠邊說邊幹,兩不耽誤。
聽了高翠翠的話,大帥若有所思。
“那你繼續挖吧,我就不幫你的忙了。”大帥說道。
“嗯,我一人就夠了,不就是挖個菜窯嗎,半天就幹完了。”高翠翠道。
大帥離開高翠翠這兒,繼續往家走,路過趙水仙家門口時,正看見趙水仙給菜地澆水,本來不想打招呼了,可趙水仙一抬頭,看見了大帥,立即招呼道:“師傅你回來了?來,進來看看我種的菜行不?”
趙水仙是個從長江流域逃難來到海島的女人,這麼多年過去,講話還有長江流域的口音。
平時,這趙水仙的家門,一般的男人是不敢輕易進去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原因是,趙水仙是個半仙,登她家的門,可就算是拜仙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個來自江南農村的趙水仙,是村裡中年女人中最漂亮最風騷的一個,可又偏偏丈夫死得早,所以只要是正當年的男人進她家的門,就會有人說閒話,不是說這個男人想佔便宜,就是說趙水仙又勾引人了。
大帥猶豫一陣子,一想自己是趙水仙的師傅,到她家去看看,不會讓人多想吧。於是,他就進了趙水仙的家門。
趙水仙,這個從江南逃難來的女人,身上蘊含著江南農村文化,也可以說“長江文化”。她流落到這個孤島上,在這個古老的山村碧水灣生存下來,已經是個不小的奇蹟了。
孤島上,處處洋溢的是海洋文化,冬天沒有凜咧的北風,春天沒有乾燥的氣候,就是夏天,雨一來,遍地的泥濘,還有就是秋天南歸的大雁。這種環境,不知趙水仙是怎麼適應過來的。從16歲逃難來到這個村子裡,幾十年來,她宛如一滴長江水,早已融入這孤島上了。
不過,趙水仙的身上,還是難以完全退去一個江南妹子的靈氣。
同樣是種菜,她種的就和別人不同。
別人家的菜地,要麼是不規則的圓形,要麼是不規則的方形,甚至根本就談不上是什麼形狀,也就是借院中或院外房前屋後的地勢,有什麼形狀就種什麼形狀,只不過是翻土播種施肥澆水而已。
趙水仙不是這樣。
她家的院子,在這個村裡比較大,因為她的公公那一輩,是個地主階級。土改時把他的房產和地產充公了,只留下這棟房子給老地主住。這棟房子在老地主的全部房產中,不是最大的,最大的那一棟,當然不會給他留下,被用作村委會辦公的地方了。留給他的,是當時不大也不是太小的房子,即使這樣,院子也是不小的了。
老地主就一個兒子,他死後,他的老伴不久也死了,剩下一個地主的兒子,那年月又有哪個姑娘肯嫁他。到這地主兒子46歲時,趙水仙逃難來到村子裡。
那時,趙水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