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1部分,抗日保安團,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次便是于學忠的第51軍,本來他的人馬都快打光了,第57軍又被調走。但在鄭鬍子的幫助下,第51軍在魯西南和蘇北、皖東北、豫東一帶也發展得不錯。

第三就是沈鴻烈、厲學禮等人的地方部隊了。說起來他們跟東北軍還大有淵源,卻早早投靠了中央軍,所以對鄭衛國和八路都非常排斥。加上沈鴻烈這個人野心極大,總想獨霸山東,所以老是惹事兒。

前不久,沈鴻烈還派人暗殺于學忠,行刺不成又往八路軍的根據地跑,企圖挑撥兩軍的關係。好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由於刺客被抓,真相很快大白。鄭鬍子趁機向軍政部施壓,委員長沒有辦法,只好把沈鴻烈調回重慶。

這樣一來,二戰區算是大獲全勝。不過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衝突仍然時有發生,只是爭奪的重點逐漸南移。鄭鬍子調停了一下,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最後乾脆懶得再管。

第二件事情則是遠征軍入緬。委員長和中央軍大佬們雖然對鄭鬍子有一百個不滿,甚至是痛恨,但對於鄭鬍子的意見還是不敢不聽。誰讓他看得那麼“準”呢!

在遠征軍的問題上,軍政部沒有像歷史上那樣以救火隊的方式出現,而是步步為營,緩步推進,等日軍把英國佬打得屁滾尿流的時候才以雷霆萬鈞之勢壓了上去。

本來打得挺好,遠征軍一下子集結了六個軍的強大部隊對日軍展開攻擊,差一點就把日軍趕下海了。可惜英國人和那個“酸性子喬”又跳出來搗亂。酸性子喬就是大名鼎鼎的史迪威,作為中國戰區參謀長,掌握了美援物資的分配大權。

要說起來,史迪威絕對是一個好人,也是為數不多的,對中國友好的白人。他曾經說過。中國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好人,卻被百分之一的壞人統治著。所以他對中國人民非常有好感,卻很痛恨那些貪官汙吏。除了史迪威和司徒雷登,很少有西洋人對中國懷有這樣的感情。

遺憾的是,史迪威這個倔老頭對於軍事算是狗屁不通。有一次他坐飛機視察戰場,發現有一個師在有條不紊的撤退,認為這支部隊肯定是在逃跑,於是要求委員長槍斃了這個師長。事實上,這支部隊只是在奉命執行“後退決戰”戰術,也就是薛嶽發明的“天爐戰法”。根本不是逃跑。更讓人無語的是。委員長還真把這個師長給槍斃了!

至於在緬甸的指揮更是屎尿屁,遠征軍總指揮羅卓英實在是忍無可忍,終於跟他翻了臉,但下臺的卻是羅卓英。總指揮一職由黃埔一期生杜律明接任。

杜律明這個人能力是有的。他這個人極善練兵。第五軍每次評比都是第一,把18軍和74軍死死壓在下面,但指揮打仗就要遜色不少(**中很多將領都是這樣。奇怪)。如果當師長的話,肯定是一個出色的師長,當個軍長也算合格。但指揮遠征軍這樣一支龐大的部隊,明顯是在害他了。

加上英國佬一心拉人墊背,史迪威又藉著分配大權不時胡亂插手,戰局終於急轉直下。到1942年7月,遠征軍大敗而回。好在鄭鬍子一直強調後路安全,千萬不能走野人山。杜律明終於聽進去了。

來不及向北轉移的部隊都跟著英國佬去了印度,其中就包括孫立人的新38師。其餘部隊則遞次抵抗,一路歷經艱險,終於撤回了雲南。不過日軍並打不算放過他們,三個師團的主力部隊直撲滇西,目前正與**激戰於怒江一線。

周參謀長欽佩地說:“總座對於戰事的判斷簡直太精準了。若不是總座在半年就準確預測到了遠征軍可能要失敗,又讓軍委會提前在松山佈局,只怕日軍都要一路打進雲南了。”

鄭衛國微微一笑,事實上,即便沒有他的出謀畫策,**也靠著怒江天險擋住了日軍的攻勢,只不到損失可就大了。

想了一下,又問道:“松山目前的戰況如何?”

周參謀長笑道:“總座推薦的那位胡伯玉師長確實是一個奇才,愣是把一座小小的松山守得滴水不露。自打半個月前日軍開始攻擊,一直打到現在,據說日軍傷亡極為慘重,卻連一個外圍陣地都沒有拿下來。”

鄭衛國也是暗自歡喜,**中還是有一些比較能打的將領的,像大名鼎鼎胡鏈長官就是其中一位。以他的指揮能力,加上第十八軍這個土木系精銳,再配合松山銅牆鐵壁一樣的工事,夠小鬼子喝一壺了。

而且松山背後是惠通橋,只要橋不斷,日軍就無法切斷守軍與雲南大後方之間聯絡。就算橋被炸斷了,汛期馬上就要過了,守軍仍然可以得到支援。這就比歷史上困守松山的日軍要好得多了。拖上四五個月,估計緬甸的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