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部分,文娛抗日上海灘,無邊的寒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是桑田佳佑,並由其妻子原由子為原唱。在後世一九九二年,由陳慧嫻翻唱。陳慧嫻的唱的歌曲,大多都不是原創,只不過這個歌手對歌曲的理解力顯然不同凡響,無論其翻唱的《飄雪》,還是《月亮》、《孤單背影》,其韻味全部超過了原唱。而《飄雪》這一首,更因為其獨特的填詞,讓作品煥然一新。
雖然曲調還是原來的曲調,但是韻味卻截然不同,更勝一籌。餘生留給夜無光的,是陳慧嫻的翻唱版。其中,空濛飄雪的意味,讓原本家鄉冬天就多雪的日本人,感懷不已。竟是唱出一絲思鄉情切來——獨過追憶歲月,或許此生不會懂。又再想起你,抱擁飄飄白雪中……
王菲的《人間》,原創仍舊是日本才女中島美雪。這個女子據說和後世日本信奉中國人思想的chi軍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也不知道是不是出於巧合,餘生留給夜無光的作品,以此人原創的最多。
第二百章 曉之車
林夕的填詞,則更讓這首《人間》有了一絲辯證的哲理韻味——風雨過後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會有彩虹!所以你一臉無辜不代表你懵懂!不是所有感情都會有始有終,孤獨盡頭不一定惶恐。可生命總免不了最初的一陣痛……
原創於日本人的調子,比原創於中國人的調子,更容易博得日本人的喜歡。雖然《賣糖歌》、《戒菸歌》被日本人宣傳的更多一些,但是,很明顯,今日演唱會的聽眾,更喜歡這兩首清澈中不含宣傳意味的歌。
在一番和緩後,演唱會逐漸氣氛熱烈起來。李香蘭便又回到悼念亡者,在歌詞暗喻中反戰的作品上來。這一次,用的不再是後世由中國人翻唱的作品,而是原汁原味的日本歌曲。歌曲名為《曉之車》……
當然,作為後世的文藝偽青年,餘生怎麼可能不關注動漫!而關注動漫怎麼可能不關注日本動漫中經典的《高達》!雖然,餘生看動漫只是用來打發時間,完全不是二次元少年,或者腦殘粉。但是,有一些經典,確實值得記憶。呃,或許說是有的經典,並不需要記憶,只是在不經意之間,便已經記憶深刻了……譬如說這一首《曉之車》!
雖然餘生在後世並不會日語,也聽不懂歌詞。但是,這一首《曉之車》中,無盡蒼涼的韻味,仍舊將其擊中。而且,這部經典的動漫《高達》,其實也可以算是反戰題材的作品。其中友情與愛情之間的張力,讓人很是容易聯想到太平洋戰爭與日本人在二戰之後的反思——“0080年1月1日,聯邦與吉恩終於在月面的格拉納達基地締結停火協定。一年戰爭結束了,然而阿姆羅與夏亞心中留下的創傷,以及戰爭留給所有人的遺憾,恐怕永遠也沒法消去……”
所以。餘生在給夜無光留下本子的時候,第一首想到的歌曲,便是《曉之車》。而李香蘭也很給力,在舊日戀人死於太平洋戰爭後,李香蘭便可以完全駕馭歌曲中蒼涼的意味了!
臺下聽眾聽得日文的歌句響起,第一句便讓眾人的頭皮輕輕一炸——“風(かぜ)さそう木陰(こかげ)に俯(うつぶ)せて泣(な)いてる……”
然後,一股鋪天蓋地如同太平洋一般的洪流聽眾淹沒——“俯臥在隨風起舞的樹蔭下哭泣著,望著那個素不相識的自己。吉他為失去的人而彈奏,流星因不歸之人而隕落。不要離我而去,即使是這樣懇求。也只是換來橙色花瓣的靜靜搖曳。遺留在稚嫩臉龐上的手掌中的記憶,已漸遠去。指尖彈奏出別離的旋律,依靠在你溫柔翅膀上那稚嫩的心,被呼嘯的車輪無情的拋開。”
“吉他彈奏出逝人的嘆息,撥弄著心絃無法平靜,在未被悲傷沾染的潔白上映出了搖曳著橙色花瓣的夏日之影。即使臉龐不再稚嫩,也能跨越那被夕陽染紅的沙灘。離別的旋律,在回憶燃燒殆盡的大地上,懷念的嫩芽正在破土而出。目送拂曉的列車。橙色的花瓣現在又在何處搖曳?在已迎接過無數次的黎明再次來到之前,不要熄滅手中的燈火!車輪,旋轉吧!”
當然,李香蘭唱的。並不是中文,而是日文原版的歌詞。這一首歌,比《傷心太平洋》更加的動人心魄。歌詞比之《傷心太平洋》,更得日本人的喜歡。櫻花絕美的意境。讓聽到此歌的日本人的哀傷無法抑制。
到了這個時候,幾乎每一個聽眾都已經清晰的知道,李香蘭這一場演唱會。絕對不是為了粉飾太平的。其主題完全是紅果果的反戰與哀悼亡故的前線士兵。
“吉他為失去的人而彈奏,流星因不歸之人而隕落”,所指的,恐怕是李香蘭在前線戰死的戀人。而“即使臉龐不再稚嫩,也能跨越那被夕陽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