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部分,文娛抗日上海灘,無邊的寒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強盜要侵入。最終必送命!”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彩鋒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衝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豈讓國土再遭踐踏?個個負起使命!”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彩鋒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衝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豈讓國土再遭踐踏?這睡獅已漸已醒!”
歌聲飛揚,肆無忌憚。如果說,在餘生剛剛寫出這兩首歌的時候,人們唱起時,心情是悲壯沉痛。那麼,時至今日,雖然還是同樣的調子和歌詞,但是意趣卻全然不同,有三分對往日苦痛的懷念,卻有七分是百劫餘生的慶幸,和終於擊敗日本人的興奮。
而據新聞媒體的統計和報道,在所有慶祝抗戰勝利的文藝匯演中,餘生從後世帶來的《精忠報國》和《萬里長城永不倒》是演唱頻率最高的兩首歌曲。排名第三位的,則是由中小學生唱的《讀書郎》。
餘生當年在上海灘,為學生們的演講和歌唱,被電影院一遍又一遍的重播。
“……所以,請允許我借用當年梁啟超先生的一篇雄文《少年中國說》,來警示諸位少年——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啟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小呀麼小二郎呀,備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只怕先生罵我懶呦,沒有學問,我無顏見爹孃,浪裡格朗裡個郎,沒有學問,我無顏見爹孃!浪裡格朗裡個郎,沒有學問,我無顏見爹孃!”
“小呀麼小二郎呀,備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是為做官,也不是為面子光。只為讀書做學問呦,不受人欺負呀,不做牛和羊,浪裡格朗裡個郎,不受人欺負呀,不做牛和羊!……”
昔日的演講,言猶在耳。而當年上海灘那些聽過餘生演講的少年卻已經長大。如今已然是餘生最忠實的粉絲,和各行各業的新人了。
歡慶熱鬧中,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蘇聯軍隊佔領旅順。日本關東軍全軍覆沒。除了在最後,許多日本人以敢死隊自殺式襲擊的方式,讓蘇聯軍隊有所創傷外,蘇聯軍隊的損失極小。不過,由於日本關東軍的拼死抵抗,蘇聯人佔據日本本土的計劃受阻。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美國空軍的飛機降落日本東京機場,英美和同盟**隊於同日在日本各海岸登陸。實現對日本的佔領。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點。美國人在停泊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海軍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投降儀式。這個儀式最重要的環節,便是由日本人簽訂投降書。上午九點左右,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
日本人簽完字後。接受日本投降的同盟國代表依次簽字。簽字順序,以實力和與日本人的糾葛排定。第一個簽字的是盟軍最高統帥,美國的麥克阿瑟上將和美國的尼米茨海軍上將。隨後才是中國的將軍徐永昌、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這些人簽完字後,才是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一共九個國家的代表依次簽字。
簽字之後,日本人美國航母上。大量的戰機、轟炸機、運輸機起飛,遮天蔽日。美國人用絕對的實力,狠狠的羞辱了一把日本人。這些飛機,有的只是用來表演,有的卻是直飛日本領土,佔領日本的。
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老蔣下令舉國慶祝。放假一天,懸旗三天。而九月三日,也成為後世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隨後。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向此時中國的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只是,此時的老蔣,心思已經不在抗日上了,所以,作為投降代表的岡村寧次連作為武器象徵的佩刀,都沒有呈繳。隨後,所有侵略中國的日本軍隊。就近向中**隊繳械投降。
自甲午戰爭以來,日本人企圖佔據中國的所有謀劃就此失敗。
日本人失敗後,原本依附於日本人而存在的勢力和大小漢奸,便沒了立足之地。正所謂。樹倒猢猻散。
當然,這些能投降日本人的猢猻們,其實對日本人沒有多少忠心。所謂的對皇軍效忠,也不過是看誰勢大,便依附於誰而已。在一九四五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