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部分,鑑寶名媛有妖氣,瞎說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亍6倫×艘跗�煌廡梗���餉嬋套判磯嗝�摹�
仔細讀了讀銘文,嘆息一聲。這又是一樁千年前的罪孽。大概就是這股女子的怨氣,纏繞著那兩個宋家的夥計,靈魂在烈火中煎熬。
深吸一口氣,白汐破開了石函。“嘩啦”一聲,頓時一股腐爛的臭味瀰漫開來。石函裡面滑出來無數瓷器碎片,全部是紅顏色的。這紅,妖而不豔,紅中微紫,色澤深沉而又安定,釉面一點兒裂痕都沒有。可惜了,沒有一件完器。
她隨手拿了一隻破了半邊的碗出來。然後收回了火焰,河水再次合攏,像是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她蹲在河邊,舀起河水,洗乾淨了這一隻紅碗。這邊謝文湛正好忽悠完了許三伯,也過來找她:“白汐,怎麼樣了?”
她把洗乾淨的碗,遞給了他:“你看看,這是什麼?”
謝文湛扣了扣瓷面,然後舉起來看底部的款識:“宣德年間的祭紅釉碗。這地方怎麼會有這種東西?”
“祭紅釉是祭祀郊壇的禮器,明代宣德年間,這裡是河南總督家的後院……”她一邊洗著手,一邊讀著剛才看到的,那個石函上的故事。
明代宣德年間,正是瓷器大放光芒的時候。而祭紅釉尤為突出。人們在配製祭紅釉料時,往往將黃金、珊瑚、瑪瑙、玉石等珍貴之物摻入釉料中。即使這樣,也往往燒製不出好的成品。由於祭紅釉瓷器歷來難燒,因此它比其它色釉更為名貴。①故事的開端,本是好事。
宣德帝朱瞻基在位時,十分尊敬母親張太后,軍國大事多稟告張太后裁決。當時海內昇平,宣宗事太后“入奉起居,出奉遊宴”。真可算母慈子孝。
有一年,張太后要拜謁長陵、獻陵(明成祖和仁宗)。想到宮中新出的祭紅釉十分美麗,就跟兒子說了。朱瞻基為了討好母后,就要景德鎮的工匠,獻上數百隻祭紅碗來做禮器。但是那一年,老天爺不作美。景德鎮遭遇連日的陰雨,連窯火都點不著。家家戶戶的乾柴都幾乎用完了,怎麼燒的出來百來只祭紅窯?!
督窯的司禮監太監張泗每日督促、鞭打窯工,聲稱再燒不出皇帝催要的紅釉瓷器,就要殺人了。
離上交的日子還有五天時,連半百的祭紅窯瓷器都沒湊夠。張泗終於發怒了,將一部分工匠投入了監獄。並且嚴刑拷打,百般折磨。
有一日夜晚,一位窯工的女兒,前去探望大牢裡的父親,她那美麗窈窕的身姿,勾動了張泗的念頭——都說,祭紅釉剛燒製成功的時候,是用女子的鮮血來參入釉料的,不如……當天夜晚,這一位姑娘,被張泗的手下抓去,並且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卻換得一爐光彩照人的祭紅釉瓷器。張泗大喜過望,當即照搬了這個法子,用窯工的家屬來湊數……
年輕的皇帝,和慈祥的太后並不知道,他們獻給祖宗的東西,是怎麼做成的。
而張泗在規定的限期內,超額完成了燒製的數量。宣德帝將一部分多餘的祭紅釉分發給有功的大臣,這些大臣也帶著它們告老還鄉……但全國範圍內,關於祭紅窯的怪事,開始層出不窮。先是那張泗莫名其妙地脹肚而死。
然後有禮佛的大臣家眷,半夜三更在祠堂聽到祭紅窯內的哭聲……
還有不少被賞賜了的大臣,莫名其妙會夢到自己被火焰炙烤。不久之後,就一病不起……
河南總督當時退居在清屏村裡享清福,他下朝之後,就把皇上賞賜的三隻祭紅釉帶在身邊。
有天晚上,他也做了一個落進窯子裡,被大火焚燒的夢。驚醒之後,他立即請來了當地的道士作法。
道士告訴他:這一批祭紅窯,是活人的血做成的,擺在哪裡,哪裡就有禍事。唯一消解的法子,是用一塊銅板壓住冤魂,放置在湖水當中……於是,總督將陛下賞賜的三件祭紅窯瓷器,全部扔進了後院。還喃喃自語:“菩薩保佑,菩薩保佑……”
講述完了,白汐轉過眼看謝文湛:“這就是湖心當中祭紅窯的來歷,當時全國有一百多件。大概現在全世界也只剩下這幾片殘片。”
“這麼說來,這件事和老伯無關嗎?”
“大概是的吧。”她有點灰心:“東西很邪門,但也不是破不了。回頭之後再想辦法……蘇瑜還在車上等著我們呢。”
但回去之後,白汐卻看到——越野車裡空無一人。
蘇瑜不見了。
作者有話要說: ①參考百度百科《祭紅釉》
第40章 服軟
“這位老伯,有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