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部分,穿越之一品公卿,炒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期便命家中匠人在後花園子裡挖了一個荷花葉形的大坑,然後引曲江活水入池,且在池中修葺了一座白玉荷花亭。整座亭子通體以白玉築造,屋頂被工藝精湛的匠人們鑿刻出千工蓮瓣的花樣兒,支援亭子的白玉柱子上也雕刻出荷花葉的紋理,四周皆以透明玻璃遮擋,而池中則種植了從溫泉莊子上移過來的各色蓮花。
天氣好的時候,魏子期和薛衍便坐著自家工藝精巧身形輕巧的荷花船深入池中,但見日光照耀下,一泓池水波光粼粼,明媚跳躍,周圍是肆意綻放的品相最好的蓮花,微風輕拂時,絲絲清香氣息縈繞鼻端。這時便可聽聞一聲清脆的鷹鳴,從空中飛下幾行白影,卻是魏子期最好的夥伴海東青——白將軍帶著不知道它從哪裡拐來的老婆白娘子,以及另外幾隻身形嬌小的小海東青們落在船邊,只覺荷花船一陣搖晃盪漾,池水圍繞著荷花船盪出一圈圈漣漪,飄散開來。
魏子期見了,便從船頭拿出早已準備的紅燒肉,用竹籤插了,一塊一塊的餵給白將軍和它的“家屬”們。餵了幾塊不耐煩了,就將盤子往前推了推,任由白將軍一家自己去吃東西。
船頭的紅泥小火爐裡還煮著荷花茶,還有被冰灞過的各種花飲果飲盛在最精巧的茶具裡,那茶具杯盤各式各樣,皆按形狀扣鑿,可以直接契入荷花形的小食案中。一旁的白玉纏絲瑪瑙盤裡還擺放著新鮮的藕片和去了心的蓮子,就著午後的日光吃一頓蓮花宴,整個人被暖融融的陽光曬得昏昏欲睡。
這個時候則有魏子期從船尾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衾被軟枕,於是兩個人便將荷花形的小食案挪到船尾,然後鋪上衾被相擁而眠。
這一個午覺睡得極為香甜。相擁而臥的兩人任由小巧的荷花船被池中錦鯉簇擁著慢慢靠近岸邊。
守在案上的奴僕們見了這樣的情況,都不敢上前打擾,只得悄悄守在遠處瞧著。直等到魏子期與薛衍睡覺睡到自然醒,然後笑著從荷花船中爬出,回房歇息的時候,才會走上前收走荷花船並一應物什。
偶爾衛國公夫婦、鎮國公夫婦、乃至永安帝夫婦、太上皇和太子越王、魯國公、甚至許攸、蔣悍等人在回京敘職時也會過來拜訪。
薛衍便用火鍋招待眾人。因大褚進餐時採用的是分食制,可是薛衍在預備火鍋的時候只准備一個大銅鍋,用秘法熬製的湯底在銀霜炭的炙烤下翻滾出奶白色的浪花,一片片薄如蟬翼的羊肉片,牛肉片乃至魚丸、蝦丸等各種食材被放進鍋底裡,涮一涮就能吃了。既親熱又香甜,可比各執一案的分食制熱鬧多了、
再後來,薛衍更是命家中匠人打造了大圓桌,在接待同齡好友的並不那麼正式的場合中,攛掇著眾人全都圍在一起吃飯,熱熱鬧鬧的推杯換盞。慢慢的這種熱鬧的吃飯方式流傳到外頭,引起了長安城中好事者的追捧。到了後來,一應酒肆茶館更是以這種方式替換了分食制的桌椅等等,薛衍倒是沒有想到,自己一時的心血來潮,也能引起這麼一場潮流。
日子就這麼靜如流水的一日一日的過去了。魏子期與薛衍相伴了一天一月又一年,兩個人都未曾提及婚嫁之事。但衛國公府世子同鎮國公府世子已然在一起的訊息卻慢慢傳開了,成為長安城世家官宦中最街知巷聞的“秘聞”,再過了兩三年,連登門向鎮國公府和衛國公府提親說媒的媒人們也都消聲滅跡了。似乎所有人都知道,鎮國公府與衛國公府兩家雖為明面結親,但是兩家的長子真真切切的跑到一塊兒去了,相好了幾年,到如今也親親蜜蜜相敬如賓,絲毫也沒有要分開的意思。
而幾年的時間過去了,眼見魏子期與薛衍的相處越發融洽默契,恣意舒適,甚至偶有爭執吵架後也能夠迅速和好……如此平淡如水但又纏綿雋永的相處狀態也讓衛國公夫婦和鎮國公夫婦徹底看明白了。知道兩家長輩原先期待的,以為兩個孩子不過是心血來潮想要在一起,消磨幾年就會厭煩這種關係,想要娶妻生子迴歸正途的盤算落空了。
不過眼看著兩個孩子如此和順安寧,兩家長輩們心下唏噓之餘,也都開始替兩個孩子盤算起身後事來了。比如衛國公薛績和平陽長公主已經打算著等薛泓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後,應該過繼哪個孫子到薛衍的名下替薛衍養老送終。而鎮國公夫婦大體也是如此。
甚至在興慶宮養老的,前兩年對魏子期和薛衍的關係不聞不問只當做不知道的太上皇,和一直不太看好魏子期和薛衍能夠長久在一起的永安帝和魏皇后,也都時不時的問起兩人關於子嗣的打算。
魏子期和薛衍便知道了,這些原本抱著各種各樣的態度並不認為——或者說是並不想看到他們真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