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部分,落魄嫡女升職記,擊水三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來王姮是忘了如今主持中饋的是霍夫人了,袁瑤乾脆將錯就錯了,“常言,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平日裡杙大奶奶事又多,失察情理之中。”
宋鳳蘭也機靈,趕緊就把錯往自己身上攬了,連說自己有錯。
王姮冷哼了一聲,還要說話,就聽霍老太君道:“好了,讓她們老子娘都領了出去。”
這事兒到這就算了,霍老太君瞧著心煩也不想多留了,要走。
宋鳳蘭和袁瑤她們自然也要走的,只霍夫人留下了。
官陶陽一直在袁瑤身邊小心扶著,“那些東西二奶奶吃了可好了,妾想了一下午,既然二奶奶如今受不得魚腥味兒,才想起還有一味羹也是不錯的,但有些上不得席面就是了,就叫烏豆桂圓豬尾湯。”
袁瑤笑道:“這豬肉我倒是還受得,就是這豬尾……”
不想這時候霍老太君說話了,“這懷胎頭幾個月的確是嬌氣的,可這湯既然對你好,吃些也好,大不了等這湯燉好時把那些個東西都撈走就是了,就吃那一口子湯。”
見霍老太君都說話了,袁瑤就不好再說什麼了,就道:“這樣也好,一會子姨奶奶把方子寫個來,我讓人照著方子燉就是了。”
官陶陽頓時臉上現了難色,道:“按說給方子倒是不復雜,就是這裡頭的火候掌控真是有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袁瑤道:“既然如此,只能辛苦姨奶奶先做一回,我讓我屋裡的蘇嬤嬤在一旁偷偷師就是了。”
官陶陽道:“說不上辛苦,妾每日都給老太太燉一盅開胃湯食的,倒也順便得很。”
霍老太君走在前頭,聽她們在身後說這些,不住點頭。
等霍老太君上暖轎,轎起了,宋鳳蘭和官陶陽才上青油車。
王姮從出了浣花閣的上房就未做聲,此時正賭氣往來時坐的肩輿走去,被袁瑤叫住了,“大奶奶可留一步說話?”
王姮知道若不是袁瑤傳的話,她還不知道浣花閣的事,雖然在氣袁瑤偏幫了宋鳳蘭,到底也住了步,只是沒回身,道:“做什麼?”
袁瑤也不拐彎抹角,直接道:“奶奶一味糾纏這些個旁枝末節的,不如瞧準機會一擊斃命,比你如今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強。”
王姮未接話,徑自上了肩輿回了,可袁瑤知道王姮是聽進去了。
而此時只餘霍夫人和霍韻母女兩的浣花閣上房裡,霍夫人看著側身向內躺著的女兒,寒心道:“你這是在威脅我嗎?”
霍韻也不說話,只一味地哭。
霍夫人坐在她床沿,嘆了一口氣,迭聲道:“罷了,罷了,罷了。”
“只是如今他們家重孝在身,且等過了明年再說吧。”說完霍夫人也不留了。
再說翌日,不待蘇嬤嬤到壽春堂小廚房去尋官陶陽,官陶陽的奶孃鄭婆子就提著食盒把湯送來了。
鄭婆子道:“今兒我們姨奶奶起早了,見西院門還沒開不敢吵了,就自己燉了湯讓二奶奶先吃著,明日再學也不遲。”
既然都這般說了,蘇嬤嬤也不好多說其他的,道:“只怪我是個貪睡的,媽媽回去可要好好幫著我在姨奶奶跟前說上幾句好話,不然我們二奶奶知道我耍了懶了,少不得責罰了去。”
鄭婆子道:“嬤嬤放心就是。”
“明日我一定早起就是了,就不知姨奶奶一般什麼時辰起身?明日裡我交了五更就過去可合適?”蘇嬤嬤保證道。
鄭婆子連忙道:“不用不用,姨奶奶就今日裡起早了些,嬤嬤明早卯時去就對了。”
“成,那明日我就卯時就過去。”
說罷,蘇嬤嬤送了鄭婆子,拎了食盒就往小廚房去。
尚嬤嬤見了,道:“不倒了餵狗,還拎回來做什麼?”
蘇嬤嬤道:“先給你瞧瞧,看有什麼不妥的。”
而回去的鄭婆子給官陶陽回了話,又問道:“奶奶,這湯雖送過去了,可不見得會用的,其不是多此一舉了?”
官陶陽道:“她吃不吃不重要,我不過是讓老太太知道我辛苦給她做了湯罷了。這般一來,我後來的手段才好使的。”
正文 11926日的更新在這裡
那天后;官陶陽連著幾日都給袁瑤做了烏豆桂圓肉豬尾湯送來;風雨不改的,她這份耐心與賢惠,府裡沒人不說她好的;霍老太君因著她勞力操心的愈發疼惜了。
蘇嬤嬤接連著幾日被各種由頭給支開了,沒學到那湯羹的做法,老早就察覺著不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