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部分,落魄嫡女升職記,擊水三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你。”
霍榷捏捏袁瑤的手鄭重地答應了,袁瑤才放他走。
出了西院,霍榷抄了近道往壽春堂去,少君伯父子果然就在。
田嬤嬤口中的杋二爺,正是少君伯嫡出的次子霍杋,長子霍權亦是嫡出,只是不幸英年早逝。
而少君伯的爵位到霍杋這一代也算是完了,故而霍杋也未得世子封,只在朝中掛了個虛職。
少君伯和霍老太君又說了一會子話,見霍榷、霍杙、霍榛皆到,捧回恩賞便要告辭。
說是恩賞,其實也不過是一個上頭繡有“皇恩永賜”四字的黃綢口袋,裡頭裝的不過是折現的白銀而已。
禎武帝每年春祭皆有恩賞,久了便成了一例。
雖說恩賞也不過是二三百兩銀子的事兒,得的人家不多,這份殊榮卻比旁人用上萬兩銀子在祖宗跟前供著都體面的。
少君伯領著兒子,霍榷等兄弟三人,出了鎮遠府五人騎馬前往長君伯府去。
長君伯府雖還有主人,只是長君伯夫人寡居多年,不便祠堂出入,故而祭宗祠大事早就由如今的霍氏族長少君伯和少君伯夫人主持了。
到了長君伯府,府上上下內外也是一片忙碌。
五人到了,忙忙就往霍氏宗祠而去。
過祠堂大門進到院中,少君伯一路捧著恩賞上了月臺,只見月臺之上早有長君伯夫人讓家裡人收拾出來的金銀青銅古銅鼎彝的供器、几案、圍屏等等,只待少君伯下令開祠,便都抬了進去安放。
少君伯見大嫂都準備妥當了,便命開祠堂,著人打掃上下,置放供器,又請了神主,這才將恩賞供奉先祖遺像前。
五人以少君伯為首,其餘一概在後一排,恭敬跪拜過後,將“皇恩永賜”的黃綢口袋置於青銅大鼎之中焚了,這一日的清掃才算了事。
罷了,長君伯府中的下人領霍榷等到府中的正堂——福德堂,稍作歇息。
霍家幾兄弟也這才得了空,閒聊幾句。
少君伯要去見寡嫂,便留霍杋招待霍榷兄弟三人。
霍榛再過年去就十七了,可到底是貪玩的性子,不管是文是武都沒天賦,也少刻苦勁兒,故而不少被霍榮教訓,霍榷對他也是常恨鐵不成鋼的模樣,所以雖說今日霍榮不在家,可霍榷在,霍榛也不敢太過肆意的,兄長皆端坐堂中,他有心要想去閒逛玩去也不敢妄動。
霍杙早就瞧見霍榛的不自在,便讓霍杋領霍榛到外頭自在一會子,他要和霍榷說話。
其實從鎮遠府出來後,霍杙便開始旁敲側擊了,只是霍榷不是佯裝未聽到,便是裝作沒懂他話中的意思,答非所問。
現在霍杙又把人都支開了,霍榷知道他這是要直截了當地問了。
果然,霍杙直接便道:“二弟,莫要再和我裝傻充愣了,一夜之間九門提督被裁撤,親軍都尉府也換了人,這些天錦衣衛暗中頻頻出動,你終日在皇上身邊不要說你都不知這些。皇上可是要對南陽伯和周陽伯做關門打狗之勢了?”
其實不但是霍杙為代表的大皇子一黨這般以為,許多人是也這般想的。
其中以太后最為激烈,不顧朝中群臣非議,公然將御林軍五衛中的三位統領給撤換成了王黨的人,以備不測之時,退可自保,進可一不做二不休。
如今京中情勢的確不如面上看到的那般平穩,錦衣衛發現京中多出不少外地人,且那些人都武藝高強。
禎武帝讓順天府府尹姚捌拿個尋常的由頭抓了兩個回來,交由錦衣衛細審後連夜急急裁撤了九門提督,將整個京城的門戶都親自控制在自己手中,又那裡會讓太后將御林軍給控制了。
至於那些人到底是什麼人,聽說連司馬空都不知道,霍榷只覺得京中怕是要有一場血雨腥風了。
霍榷是這般想,可無論霍杙如何威逼利誘,也不鬆口。
而在鎮遠府裡,年下事多,霍夫人和宋鳳蘭晨省都只略略坐坐便去忙了,只官陶陽一人在霍老太君身邊伺候著。
官陶陽親手給霍老太君擺好飯食後,又將給袁瑤的湯羹小心放進食盒中,這才拿出帕子拭過額上。
霍老太君心疼道:“袁氏派來的婆子不好使?怎麼這些天還未學會這道湯的?還要你天天這般操勞。”
官陶陽笑道:“老太太是不知的,這道湯看著簡單,其實十分講究,一時半會學不會也是有的,急不得,再說我也不過每日早起了些許時候,少睡一會子罷了……”說著忽然搖搖欲墜了起來。
正文 12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