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部分,落魄嫡女升職記,擊水三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禮香各兩把,姜花、喜糕,禮餅若干,還有豚肉、儷皮、喜酒等等。
周家擇了一吉日,用紅綢繫好庚帖,連同禮單和彩禮,鼓樂吹奏,由媒人引著到了鎮遠府。
鎮遠府受了周家的聘禮後,要盛情款待周家的來人。
霍韻數日前便羞躲在浣花閣裡,繡嫁衣了。
說是繡嫁衣,可霍夫人到底是知道自己女兒的,就只讓她繡了手絹,和做幾雙鞋,好在見舅姑時有得孝敬。
周家的聘禮雖比尋常人家豐厚,在霍夫人眼裡就顯得寒酸了,按規矩取了出一部分聘禮,另加十二道寓意吉祥的物件,送還給周家做答禮。
雙方這才立下婚書,上報官府。
後才是請期。
所謂請期,就是男方擇以吉日迎娶女方。
按黃曆看,三月有一日最是宜嫁娶的,只是日子有些近,怕是鎮遠府不答應,可過了七月便沒十分合適的吉日了,周家不願拖得太久,便有意於七月初三。
雖定好了日子,但周家不敢自專,親來同霍夫人商議。
沒想霍夫人卻擇了三月那日。
周家還想越快越好的,就沒有不答應的,這就各自準備去了。
趕在清明前,敕造的忠國公府竣工交付了。
清明那日袁瑤同霍榷一道親捧了袁父袁母的靈位回了忠國公府,請來僧道各開法場,體體面面地做了七日的法事,供起當年袁家的一百多口人。
禎武帝賜出祭品,京中各家各府有頭有臉的都有來祭。
三月二十八那日,霍韻出嫁了,要不是霍榮要霍夫人節儉些,勿要過於奢侈,以防落人口舌,霍韻能堪比當年王姮嫁入鎮遠府時的十里紅妝。
但就算如此,霍韻的嫁妝也是不菲的,只是不在面上,就現銀霍夫人就給了近兩千兩銀子,一概還有銀票、鋪子、地契等,能出銀子的,就不用說了。
這些還是嫁妝單子上有的,沒入嫁妝禮單上的自然也有,只是詳細的只霍夫人和霍韻她們母子知道而已。
霍韻嫁入周家第三里回門,往日裡嬌蠻口直的小姑娘終成了少婦,看她顏面上的一時還不懂掩飾的媚色,可知她和周祺嶸新婚美滿。
霍夫人自然滿意的。
周祺嶸同霍韻一道在壽春堂給霍老太君等長輩叩首。
袁瑤自然也在壽春堂中。
周祺嶸依舊是帶著幾分靦腆的憨厚,一如舊時,不知長進。
如今到底是時過境遷了,再見周祺嶸,袁瑤已心境不同,待周祺嶸也不過是親戚面上的情兒,卻讓霍榷好生捧醋吃了一回。
擺酒款待周祺嶸這新女婿時,霍榷下了狠勁灌周祺嶸的,等到要回周家時,周祺嶸早便醉成一坨爛泥的。
而在女眷的席上,霍韻無時不在炫耀同周祺嶸待她的好,還三句不離捎帶上袁瑤的。
“……認親那日,二嫂也是知道他那人的,最是瞻前不顧後,沒想那日他卻為我想到了這些,悄悄給我備下了精巧又不失體面的小物件,不然就我那嫁妝裡的那些個不是金銀就是珍珠瑪瑙的東西拿出來,少不得被他們家那些長輩們,說是輕狂的。”霍韻邊說邊看袁瑤,得意得不行。
袁瑤點點頭,“果然是長進了,不是小時候了,又有二姑奶奶提點,只盼日後妹夫越發進益才好。”袁瑤用的是長輩教導的口吻,讓霍韻給聽得氣血上湧,卻又不好發作的。
在旁人看來堂堂鎮遠公千金嫁周家這等門戶是委屈了的,只霍夫人知道,只要她在一日霍韻絕不會在周家受半分委屈,她要是不在了,霍韻已是能在周家獨大了,更沒人能給霍韻委屈受了。
霍韻順利出嫁,霍夫人總算是了了一樁心事,終於有空閒了理另外一樁讓她坐臥不安的懸心事兒了。
霍韻回門這裡,正好是四月初一,鎮遠府慣例給南山寺送月例香供銀子的日子。
鎮遠府裡新近辦了喜事,故而府裡的人都能有些西餅可分。
要是往日,來送銀子的婆子只會送了香供銀子就走,只今日卻還要到一笑軒去給韓施惠送喜餅的,所以才去見了韓施惠。
韓施惠自被送到南山寺來,被禁在一笑軒裡已一年有餘了,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如何回鎮遠府去的。
只是一年到頭也沒見過鎮遠府有人來瞧她的,好不容易聽說袁瑤來南山寺了,賄賂了給她送吃食的小沙彌代為傳話,只要袁瑤見了她,她就沒有不能回鎮遠府的道理。
因韓施惠自詡手中有不得了的東西,能拿捏住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