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部分,名醫童養媳,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是兩頭的親戚,又年紀差不多,本來就是老姐妹。”汪夫人笑容隨和,不想繞彎子,“魏家妹妹有話就直說,我們還有什麼好客氣的?”
汪夫人的兒媳婦項氏是項家長房嫡女,汪夫人和項家自然是一頭親戚。從孃家來說,汪夫人是汪儀鳳的姑母,汪儀鳳嫁給項懷安,又算另一頭的親戚。
“我就說汪夫人是和善人,又與母親稱姐道妹,自是親人一般,還有什麼話不好說?”魏姨娘的語氣和聲調都透出庸俗諂媚,還自以為說得很貼切。
項大太太和項氏母女正說私密話,聽到魏姨娘的話,互看了一眼,臉上閃過譏誚。韓氏在一旁品茶,她知道項二太太要說什麼,眼底閃過冷笑。
汪夫人拍了拍項二太太的手,笑容更加和善,“說吧!誰還沒有為難的時候。”
魏姨娘忙恭維說:“還是汪夫人體貼人,其實這不算為難事,母親就說吧!”
項二太太給魏姨娘使了眼色,示意她少說話,又微笑忖度片刻,說:“我們家謙哥兒追隨勝戰伯立下了大功,皇上封他為縣公,又給了不少封賞。唉!我們項家都是文官,難得出個武將,他在我們項家孫子輩中是撥尖的。可他說起來是庶出的,好說不好聽,就是將來娶親,也會被人低看,想起這些,我就心疼。”
眾人很認真地聽項二太太訴苦,都默不作聲,彼此間連個眼色都沒有。魏姨娘和韓氏知道項二太太要說什麼,自是心照不宣。項大太太、汪夫和項氏都不明所以,聽到項二太太隱含幾種意思的話,都不知道該怎麼插嘴了。
“母親,您還是直入正題吧!別讓人家懸著心。”魏姨娘很焦急地催促項二太太,眼角眉梢都透出得意,眾人一看就知道項二太太要說的話題與她有關。
項家是以詩書禮儀治家的大族,象魏姨娘這樣的妾室出來會客就與規矩不符。而且魏姨娘竟然稱項二太太為母親,等於把自己擺到了妻的位置,這就更有違禮教了。她在人前還表現得那麼淺薄輕賤,讓人懷疑項家是不是徒有其表。項家與徐家有親,與汪家又是世交,兩家自不會說什麼,但私下肯定也會猜測議論。
魏姨娘並不覺得自己舉止言行失禮,她是項二太太的親侄女,在項家後臺很硬,又生出項雲謙那麼有出息的兒子,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汪儀鳳是項懷安的繼室正妻,與她有妻妾之別,可她現在根本不把汪儀鳳放在眼裡。
項二太太嫌魏姨娘太急燥,沉下臉瞪了她一眼,又露出一張笑臉跟汪夫人說話,“我那兒子續娶了汪博士的女兒,當時他在任所,只寫了一封信跟家裡說了一聲。不瞞汪家姐姐,我們家老太爺沒說什麼,可我和他父親都不願意。不是我護短,要知道謙哥兒立下那麼大的功勞,把他親孃扶正也不為過。”
大秦皇朝的律法典籍中沒規定妾室不能扶正,但古往今來,妾室扶正的少之又少。項家是禮教書香大族,最重嫡庶尊卑,遵從家規禮法。若不是項雲謙立下戰功,項二太太再寵魏姨娘,也不敢提把她扶正的話題。
“現在,我兒子娶了汪博士的女兒,雖說是續娶再嫁,葉門當戶對。我們謙哥兒就是再有本事,我就是再疼侄女,也不敢再說把我和侄女扶正的事了。”
項二太太停頓片刻,拉過魏姨娘,又說:“我想把她抬成平妻,這樣我們謙哥兒就是嫡出了,以後在朝堂立足也沒有敢笑他是庶出,我家老爺也同意了,老太爺也沒說什麼。正好今天來走親戚,我就想跟汪家姐姐說說,討個主意。”
平妻介於正妻和妾室之間,在正妻面前算是妾,在妾室面前又是妻,是一箇中和的份位。平妻所出的子女算嫡出,身份也介於嫡出子女和庶出子女之間。
因為平妻夾在妻和妾之間,是一個尷尬的存在,與妻妾尊卑的禮法相悖。名門權貴之家不主張娶平妻,有少數人娶平妻,也都是遇到不可推脫的情況,比如說御賜、長輩賜。若妾室抬平妻,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妾室為家族立下了大功。
項二太太想把魏姨娘抬成平妻,若算長輩賜,可她當年是以妾的身份進的項家門,現在抬不合適。說因為她養出的兒子立下戰功,這理由也很牽強,妾室生的子女就是再有出息,也要歸功於正室的教養,享此殊榮者也是正室。
所以,項二太太說這句底氣並不強,也客客氣氣說明是想跟汪夫人討個主意。
當年,汪孝賢一家跟汪夫人來往並不多,汪夫人知道有汪儀鳳這麼個侄女,卻也印象不深。汪家獲罪離京之時,汪儀鳳還不滿十歲,轉眼二十多年,汪夫人連汪儀鳳的影兒都忘記了,對汪儀鳳事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