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就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部分,時空大盜,不是就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蘇聯外的歐洲所有地盤,實力大漲,非常的強大,可以說壓著蘇聯打。
蘇聯這邊,雖然弱一些,但是蘇聯人夠多,血氣夠盛,加上西方各國的支援,蘇聯人還能夠抵抗的住德國人的進攻。戰場也在彼此的交鋒中拉鋸著,每前進和後退一步,都是大量的屍體堆積而成。歐洲,已經成為了一個絞肉機。
日本在佔領了除了菲律賓之外的所有東南亞、南亞地區後,就停止了行動,開始消化吸收佔領的地盤,一直到年後。而日本國內,也是快快樂樂的過了一個新年,他們很滿足,很感恩。
對於日本人,美國自然不敢放鬆,在東南亞、太平洋好幾個地區,都有對於日本人的監視。美國國內也動員了起來,雖然沒有公開,但是美國各大軍工廠已經動了起來,艦艇、航母、飛機也進入了批次製造之中。無論是為了防備日本,還是應對可能的戰爭,美國都要準備起來。之前把援助蘇聯的武器彈藥裝備留給中國人代工,其實也是出於這種考慮,他們的寶貴時間要留給自己。
不過,美國人已經沒有時間了。
四月初的某日,日本一部分艦隊駛向了太平洋。一部分奔著珍珠港去了,另一部分也分開,朝著幾個方向行去。
這就是即將發生的珍珠港事件。姬慶那個時空,1941年11月26日,一支由六條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在日本海軍中將南雲忠一的指揮下離開日本開往珍珠港。途上艦隊保持徹底的電波靜默。除這六艘航空母艦外日本艦隊還包括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九艘驅逐艦和三艘潛艇。此外還有八艘油輪和兩艘驅逐艦隻開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7日早晨,美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的兵力為各種艦船99艘(含8艘戰列艦),飛機350架。
當日清晨七時許,由183架飛機組成的首批攻擊機群猛烈攻擊港內的美國艦隊。1小時後,日軍出動191架飛機編隊,實施第二輪攻擊,結果共擊沉美戰列艦5艘,傷3艘,毀傷其它艦艇10餘艘;擊毀飛機188架,傷291架;美軍官兵死2408人,傷2000餘人,僅亞利桑那號戰列艦(arizona)爆炸沉沒時就有1177人死亡。美軍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創。而日軍僅僅付出了5艘微型潛艇,29架飛機,戰死不到百人的代價。
就其戰略目的而言,對珍珠港的襲擊從短期和中期的角度來看是一次輝煌的勝利,它的結果遠遠超過了它的計劃者最遠的設想,在整個戰爭史上,這樣的成果也是很罕見的。在此後的六個月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無足輕重。沒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威脅,日本對其它列強在東南亞的力量可以徹底忽略,此後它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勢力一直擴張到印度洋。
這場戰役是有歷史決定性意義的。由於日本未能擊沉美國的航空母艦,它只有一個小的軍事作用。但即使日本擊沉了美國的航空母艦,從長遠角度上來看它還是不能幫助日本。這次襲擊徹底地將美國和它雄厚的工業和服務經濟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了軸心國在全世界的覆滅。此後盟軍的勝利和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
實際上,真的是日本人走了狗屎運,偷襲成功了珍珠港麼?!
看些疑點:一、襲擊前美軍向珍珠港突然調派大量的醫藥物資和醫護人員,並在襲擊前一天通知取消第二天的休假,進行戰備值班(襲擊當天是星期天),這是有檔可查的。二、一些不合常理的軍事調動,在襲擊前美軍將一些戰鬥機分散到偏遠的小機場,而留在主機場的飛機則空著機庫不用,整整齊齊擺在跑道上,給人一種所有的飛機都在的假象。襲擊開始後升空作戰的飛機都是小機場起飛的,這在大片《虎、虎、虎》《珍珠港》中都有描寫。三、在襲擊結束後,美軍以驚人的速度將擊沉的軍艦打撈出水,並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修理好,並且進行了改裝,使這些軍艦的戰鬥力上升到新的水平。軍艦的改裝是非常複雜的,要將新裝備對軍艦的影響都要考慮進去,當這麼多的軍艦需要改裝,僅圖紙就要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更不用說各種裝置、材料的採購與生產。當這些軍艦開始改造時,工人們發現什麼都是現成的,包括圖紙、武器、雷達都是現成的,好像在等待這一天似的。
很容易就能證明出來,珍珠港事件其實就是美國的陰謀。
美國早已獲知日軍的偷襲計劃,珍珠港事變只不過是羅斯福的苦肉計。因為當時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思想非常嚴重,使得羅斯福總統很多援助英、蘇、中等國的計劃受到掣制,而作為極富遠見的傑出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