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1部分,無限戰役,津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回,義大利防護罩內的空間清淨多了,因為提根子爵已經將這裡大部分的部隊拿去“回爐”了,空中再也沒有密密麻麻的馭風者戰機到處亂飛。
提根子爵發出一個神經脈衝,頓時,裂縫發生器啟動了!“嗞!——”天空中,空間陡然扭曲,產生可怕的撕裂力量,彷彿要把範圍內的一切都要撕碎!實際上,這種撕裂力量並不很強,仍保持在以前裂縫發生器的水平,也就是一次攻擊沒法幹掉GDI的主基地。這種級別的攻擊力不可怕,但產生裂縫的範圍比較特殊,不是球形,而是球殼形的!也就是說,裂縫內部球形區域是安全的,裂縫外面是鞭長莫及的地方,只有球殼範圍內產生空間扭曲,擁有較強的殺傷力!
這種武器真是有趣,提根子爵不準備用裂縫發生器來攻擊中國艦隊,因為這點傷害值根本不起作用,球殼裂縫發生器的作用是防禦!提根準備這樣設計:母艦外面是普通的力場護盾,力場護盾外面,則使用裂縫發生器,製造一個防禦區,任何細小的導彈進入這個區域,統統都被撕裂!提根設計了這種東西,是因為之前在空天導彈面前吃了大虧,這種導彈的彈頭只有幾噸重,但動能極為強大,摧毀了無數暴風戰列艦,於是提根設計了特殊裂縫發生器,充當艦船的攻擊型護盾,能遮蔽各種導彈(中小型)的攻擊!
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奇思妙想。提根子爵自己也做了試驗,給裂縫發生器持續供給能量,持續產生球殼裂縫,然後讓大批馭風者戰機鑽進去。結果不出所料,所有的馭風者戰機全部被撕碎!而暴風戰列艦進去,只是受了持續的輕微損傷,這再次驗證了裂縫發生器的特點。
提根子爵的新動作,也被劉雲注意到了,劉雲對這種以空間扭曲殺傷敵人的武器十分感興趣,很想把它弄過來研究一番。也許沒有必要,如果對思金人的空間技術研究透的話,應該也能造出同樣的裂縫發生器。對於提根的做法,劉雲暗暗留了心,以後面對這樣的艦船,不能用普通導彈攻擊,要用鐳射攻擊,或者專門製造巨型導彈來對付它。
5月12日,第一艘鯤鵬母艦終於改造完成,而其餘13艘參與改造的鯤鵬,也將在半個月內陸續改造完成。之所以稱為“母艦”,而不是簡單的“基地”,是因為鯤鵬從此可以飛入太空,稱為空天艦隊的移動基地,而且也可以參與戰鬥,是一艘可以飛行的艦艇。但是,鯤鵬母艦作為星際母艦還不夠格,它只能稱為最初級的母艦,只能在恆星系裡轉悠,還遠遠沒有達到星際文明的級別。
就算如此,劉雲心中也是激動萬分,他把梅青、白萬松和朱小妍都叫過來,在這艘新型鯤鵬上面開了一個小小的私人慶祝會。十多年了,從第一艘鯤鵬的骨架開始生產,到現在終於成為恆星系母艦,真是值得慶賀。
這艘改造成功的鯤鵬,是採用秘銀、精金複合裝甲的八艘之一,現在劉雲擁有14艘現役鯤鵬,又有12艘在建。那14艘之中,最初6艘是早期建造的,各種技術方面都稍微老舊一點,裝甲和鐳射炮都比不上第二代鯤鵬(第一代6艘,第二代8艘,第三代12艘),而在建的第三代鯤鵬,有有了一些改進。首先,將兩門離子主炮改為一門,副炮不變,因為劉雲發現,離子炮的威力巨大,但又有諸多限制,在能發揮威力的時候,一門就足夠了,兩門是浪費,而敵人擁有足夠強、範圍足夠大的磁場護盾的時候,不管你一門還是兩門離子炮,都不起作用。所以,劉雲將離子主炮縮減為一門,為其他武器節省了能源和安裝空間。然後,是鐳射主炮的數量和威力大大增加了。鯤鵬最早的鐳射主炮是採用多門小鐳射炮組成一個陣列,就像昆蟲的複眼,那是因為當時的鐳射技術還有限。現在有了X射線鐳射,已經能夠製造巨型主炮。第一代鯤鵬擁有16門鐳射主炮,每一門的能量相當於每秒20000噸**,總計32萬噸**每秒,每門的口徑為25米。
第二代鯤鵬則擁有8門鐳射主炮,數量減少了,但威力增加了。主炮的口徑為80米,每秒能量為80萬噸**,只需一門就超過第一代鯤鵬鐳射炮能量的總和!但是,這能量用來對付同等級別的母艦,還是不夠,因為能量總和為每秒640萬噸**,而一艘鯤鵬可以攜帶2000艘空天戰列艦,這些空天戰列艦的鐳射火力總和就達到每秒1600萬噸**,母艦還不如“戰機”,確實有夠丟臉的,人家空天戰列艦的總重只有2。4億噸,而母艦總重卻有兩百多億噸,效費比一目瞭然。所以,第二代鯤鵬的鐳射主炮還是不夠。
而在建的第三代鯤鵬母艦,採用的是當前最先進的鐳射技術,和空天戰列艦是同時開工製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