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部分,無限戰役,津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事吃緊,崇禎才讓下面徵收“遼餉”,目的是收上來七八百萬兩白銀。這麼點錢如果攤派到全國各地,那麼總體上壓力不會太大,當然陝西等饑荒之地除外。但是,江南等地每年應該上繳數千萬兩商稅的大商人分文不出,zhan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也不出錢,最後這錢只能攤到沒錢的百姓身上,給人民造成一定的壓力。而當時的滿清,多爾袞正是以“遼餉”作為入關的一個緣由,說明政府壓迫百姓過重,他滿清入關是為了拯救百姓來了。扯淡!胡說八道!明政府根本就沒怎麼壓迫百姓,更加沒有橫徵暴斂,如果橫徵暴斂了,那麼明政府應該每年能收上億兩白銀才對,養個百萬大軍綽綽有餘,哪能讓滿清入關?
總的來說,是那些大商人、大地主把大明的財富都佔了,別說百姓分不到一丁點,就連政府都沒有份,最後就害死了大明,讓滿清入關,然後再把他們手中的錢搶了去,白白便宜了滿清韃子!
現在,劉雲要對付大明的稅務制度了。
第十二章 稅制改革
劉雲對朝廷眾臣說了一通諷刺的話,此時一個御史站出來了,直接反駁道:“皇上此言差矣,商稅三十稅一乃是大明祖制,正體現了皇上輕刑薄賦,愛民如子,皇上若想加稅,那就是橫徵暴斂,與民爭利了……”
話未說完,劉雲就爆了一句粗口,罵道:“放屁!收兩毛錢的稅就是橫徵暴斂了?如果不是我自己有軍隊,有錢,恐怕大明早就滅亡了!輕刑薄賦,統統都是扯淡,稅都收不上來,軍隊拿什麼來養?發生了災荒,拿什麼錢來賑災?我記得兩年前,流賊就要攻過來的時候,是我讓當時的大臣們合夥湊錢招募軍隊的吧,結果呢,一個兩個都不肯出錢,最後只湊得二十萬兩。後來流賊攻進城的時候,你知道他們從這些大臣家裡抄出多少錢嗎?七千萬兩,整整七千萬兩白銀吶!”劉雲恨鐵不成鋼地打量著這些朝廷“重臣”,這些人中有幾個是當時被搶的大臣,此時他們都露出羞愧之色,也沒人出來矯正劉雲的“出言無禮”了。
明朝的言論應該是很自由的,除了洪武和永樂之外,其他皇帝一般都不會因為言論而殺人,御史更是可以肆無忌憚地罵皇帝,最多是被拖出去毒打一頓,不過被打的御史一般都會名揚天下,因為他落了個“犯言直諫”的好名聲。朝廷上言論夠自由了,民間更是沒有什麼限制,否則復社等天天“妄議國政”的“別有用心”的組織,豈不早就被取締?事實上覆社在清初就被取締了,而且一些復社成員還和滿清的*有關係,兩相比較,可見歷史上明朝後面的那個滿清還真不是什麼好朝代。不過,劉雲現在要為這個言論自由而頭痛了,他剛剛罵了群臣,群臣立即嘰裡呱啦地一通反駁,馬士英說士紳乃國之根本,不能向他們胡亂徵稅,多徵商稅會有傷國本。馬士英是第一個出來反駁的,後來許多人都吵了起來,有向皇帝說的,也有互相爭吵的,總之朝廷比菜市場還熱鬧了。劉雲除了能聽清第一句之外,後面都不知道這幫人在說啥了。
“孃的,看來言論太自由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劉雲心中罵道。忽然,他右手一抖,手中的茶杯就“嘩啦”一聲跌落地上,緊接著右手重重地拍在案上,“砰!——”好似驚堂木一般,這一下,群臣都詫異地看過來,看到劉雲發怒的樣子,急急忙忙地跪下一大片,口中道:“陛下請息雷霆之怒,臣等有罪。”
劉雲清清嗓子,道:“眾愛卿平身,你們也是關心國事,何罪之有?只是以後不要吵得太厲害了,跟菜市場似的,成何體統?”此時,眾臣都一臉“羞慚”之色,嗯,裝的,絕對是裝的,他們一個兩個都老油條了,明知朝廷喧譁是家常便飯,皇帝“雷霆一怒”也是常有的事情。
此時,東林黨的高弘圖站出來道:“皇上,若要收稅可以,但若擅自改動商稅,惟恐天下大亂啊。”高弘圖一臉誠懇之色,實際上東林黨許多人本身都是大商人,事關自己利益,怎能不反對?
劉雲心中冷笑,嘴上卻道:“高愛卿之心,朕已知曉,也罷,此時暫且擱置,容後商議。如今六部皆空,安排人員還需一些時日,但陝西等地的農事已經不能耽擱,我決定額外成立一個‘農業部’,專門管理農事,現下的任務就是幫助陝西百姓把農業生產重新搞起來。農業部長官名為部長,品階相當於六部侍郎,至於人選,呃……瞿式耜,你可願意擔任此職?”
瞿式耜站出來道:“謝皇上,臣願擔任此職。”
劉雲道:“很好,那麼,你收拾一下,明天就乘坐火車出發,作為朝廷欽差,前往陝西。我自然會安排人手協助於你。”
瞿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