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的滑翔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趕屍筆記,不落的滑翔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問,竟與我們接了話茬,招呼我們坐下歇腳。我與田古道對她的表現也頗是好奇,就依她歇了。
老婆子說自己是穩婆,專事接生已經五十多年,由她接生的孩子足有千人之多。那並不討人喜歡的臉上流露出些許自豪感,由於一隻眼睛凹陷的緣故,在暮色之中,那臉色顯得有些慘淡,我不敢正視她的眼神。
原來是一接生婆婆。話語間,我瞥見她腰間掛著一個暗青色絨布小袋,她似乎懂了我的好奇,便開啟布袋,拿出一把剪子。
老嫗拿出剪刀的動作很是小心,拿出後用手輕輕撫摩,就像一個將軍愛撫著自己心愛的戰刀。那剪子雖然有些年頭,卻全身無鏽,刀鋒處寒光四溢,表明她接生的業務應該從未間斷,歲月的磨礪在這把剪刀裡隱約可窺。
老婆子稱自己一直獨居在這山谷裡,平時也不勞作,就靠替人接生以謀生計。她抬杖前指,遠處山腰間炊煙裊裊,似霧似煙,她說那是她的家。她知道我們要找落腳處歇夜,告訴我們,在離她家的不遠處有一土地廟,可以臨時借住,很多過往鹽幫大都搭腳於此。我們謝了那老嫗,尋土地廟而去。
在我們抽身而去的時候,那婆子在身後說:“如果有接生的事,就來找我。”
我與田古道覺得甚是蹊蹺,心想,我們兩個大男人,外加兩具死屍,哪有什麼接生的事。這老婆子怕是賺錢想瘋了,連死人和大男人也不放過……
放快腳步,半個時辰就到達了土地廟。說是土地廟,其實不過就是一間瓦房而已。屋子不高,不過十尺。入屋,有些壓抑感,屋內一神龕一香爐一土地神像而已,別無他物,顯得荒涼悽切。不待我們安頓妥當,突聞一聲吱吱悽叫,原來是一條眼鏡王蛇在此覓食,一隻肥碩的老鼠被它咬在嘴裡,作垂死掙扎,尾巴顫抖幾下,然後歸於靜寂。那王蛇慢慢將老鼠吞了,在體內形成一個巨大的凸狀結。
我與田古道叫聲不好,趕緊念起驅物咒,叫聲:“畜生,出去”。那東西徑自溜出門檻,遊進草叢,瞬間不見。
儘管剛才那老嫗向我們介紹了這土地廟的由來,我們還是覺得在這人跡罕至的地方建廟有些古怪。按那老嫗說法,此山谷平日無人過往,以前常有悍匪出沒,主要是劫持貴州過往湖南的鹽巴商人。每年總有一至兩隊鹽幫騾隊在這裡遭遇不測,倒黴的還要陪上性命。後來有貴州富商不堪土匪騷擾,就斥資在這裡建土地廟,一則祈求土地老爺保平安,二則可以作為落腳打尖之處。
據說自從這土地廟建成之後,香火雖說冷清,但劫案卻有所減少。
我與田古道燒香燃紙,祭拜了土地菩薩。一陣安頓之後,已是亥時。此時中秋姣月已上樹梢,張目含羞,掩映在山谷之間。銀河流瀉無聲,空中皎潔的月兒,就像玉盤般潔白晶瑩。
我與田古道沒有睡意,坐在廟宇的門檻上賞月。
八月十五是團圓的日子,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我和田古道卻在這個荒郊野外的鬼地方,沒有月餅、大棗,更無美酒可把,卻與兩具死屍為伴,想來覺得很是荒唐可笑。
皓月當空,勾起了我讀書的慾望。我從行囊裡拿出隨身攜帶的《孟子》,就著朗月半背半誦起來:“公孫丑問曰:父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問乎曾皙曰:吾子與子路孰賢?曾皙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
我正吟誦得來勁的時候,田古道一把奪過我的書:“秀才,我真是服了你,一嘴巴之乎者也,唸的什麼玩意。這荒山野嶺的,讀什麼書啊?真是很無聊,奶奶個泡菜!秀才,你讀書讀得多,乾脆講講中秋的來歷吧。”
在這環境裡,反正也難以找到賞月的樂趣,我就樂於給他傳授史聞,告訴他中秋的來歷:“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齊王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秀才,那無鹽到底有多醜?你說具體點啊。”
“無鹽又叫鍾離春、鍾無豔,她黃髮稀疏,且高挽頭頂,大額頭,深眼窩,高鼻樑,紫唇掩不住兩顆大門牙……你說這樣子醜不醜?”
“醜!實在太醜了!我就搞不懂,那齊王為何如此沒有品味,居然封她為皇后?”
“因為無鹽從小拜月啊,因為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自己也會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其實這都只是民間的一種傳說罷了。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