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部分,數字風暴,開蓋有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獵人。
林聞方並不太讚賞這種複雜性。這東西複雜了就意味著在戰場上進行互換的可能性降低了許多,不利於大規模的部署。“甲士”機甲是按照一個機師一臺機甲,高度的個性化定製的模式來設計製造的,效能上留有很多餘量,更適用於指揮官和具有特殊技能的強力戰士,但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大規模列裝,還是“獵人”系列機甲,採用外骨骼動力系統的玩意比較經濟實惠。
不過,安蓮還是很樂於為林聞方提供一臺完全按照他的要求定製的“甲士”的。林聞方自然也不會拒絕這種好事。
他提出的要求讓安蓮以及影魔背後的技術團隊都有些咋舌。林聞方要求自己的那臺影魔必須有三臺高效能電腦,分別用來進行主控、電子與網路戰以及詳細的戰術指揮。從他的能力來看,也的確有這種需求,只是如此一來,整個座艙的介面都要重新設計了。林聞方倒是很樂於參與到這種設計中,經過他的手調整改進之後,整個座艙似乎比以前更好用了。明明該有的都有,並沒有增添或者減少多少東西,可抬頭低頭,需要的資料總是就在左近。這種調整就全然是經驗使然了,林聞方非常明白在操作機甲的時候,在每個環節需要那些資料支援,不會用冗餘的資訊去打擾機師,也不會讓機師滿螢幕去找自己要的資料提示。
在武器配備方面,林聞方選擇了單發大威力的57毫米短管火炮,哪怕對上“甲士”“獵人”型機甲,只要命中,一發也足夠消滅了。這基本上就是為了將來進行機甲對抗而設計的。林聞方在操作機甲的時候,主要的戰鬥風格是近身格鬥戰和短促突擊射擊相結合,單發的射擊威力比較重要,壓制火力反而用得少。
在近身武器方面,他沒有使用影魔背後的技術團隊射擊的格鬥刃,而是讓天耀製造的那幫傢伙按照自己的要求,打製了一長一短兩把戰刃。短的戰刃形狀和匕首差不多,但更貼合機甲控制的手型。機甲的手腕不可能像人類一樣靈活,活動角度是受限制的,匕首經過調整之後,才能靈活應對各個方向的刺擊。這個細微的調整讓影魔的技術團隊羞愧了一陣,他們居然完全沒想到這點,只是照著普通的軍用格鬥刃的放大版來做。
長的格鬥刃可是不折不扣的兇器了,那是一把雙手長柄戰刃。林聞方並沒有要求戰刃有多鋒利,恰恰相反,刃部的處理看起來很漫不經心,採用的是波形齒刃,刃部從截面看呈三角形。刃部和手柄的連線部分進行了三重加強。一開始,大家也都沒看懂林聞方搞出個長得不太威武,甚至可以說有點醜的戰刃來幹什麼。但仔細一想卻越來越覺得有道理。機甲對上普通的步兵,刃部鋒利不鋒利壓根無所謂,隨便刮到點都能要人命了。但對上輕裝甲目標、對上機甲可就不那麼容易了。表面的裝甲不管是平面還是弧形表面,其實都不太容易受力,很容易劃掉,這時候波形齒卡在表面上,怎麼都能穩定住刃部的攻擊面了。加厚成三角形的刃部截面,則保證可以承受巨大的衝擊力不至於讓刀刃斷裂,這樣才能讓機甲充分發揮功率優勢。另外,這也是考慮到這柄長戰鬥刃其實還要經常用來撬啊、砸啊的。對上重灌甲的目標,這樣會比較有效。從實用性上考慮,林聞方讓天耀定製的這柄雙手戰鬥刃,要比影魔弄出來的像是古代長戟或者青龍偃月刀式的武器靠譜多了。想明白了設計要求,安蓮當即下單問天耀製造定了一批這種戰鬥刃。他們這也是從權處置,這東西雖然好,可要等總裝備部一系列測試做完再列裝,天曉得要啥時候了。
他們幾個利用自己的假期時間在天權港進行機甲研發測試,聯邦軍方自然樂見其成,很爽快地代付了場地租金不說,只要有什麼要求,一個電話就都能搞定。林聞方要從天耀製造那裡拿東西,軍方居然專門派人取件然後找順路的運輸機一路送過來,那效率比起快遞公司可強多了。
要說這幾天最大的成果,莫過於林聞方和姚樂遠端連線,重新分析了“甲士”的作業系統,進行了大幅度的精簡和改動,將“甲士”的控制模式分為“預判”與“精準”兩個模式,在“預判”模式下,雖然能耗提升5%,但動作的遲滯卻下降到了不到0。07秒,哪怕是林聞方,也覺得這個感應遲滯,不怎麼影響作戰了。同時,林聞方還充分挖掘了“甲士”的潛力。雖說“甲士”的動力輸出形式和“獵人”不同,在積聚爆發力方面他還需要繼續努力,但經過這些天的努力,林聞方已經能夠使用“甲士”,爆發出總功率277%的衝擊力來。由於“甲士”的總功率本就比“獵人”大出不少,這個衝擊力已經超過了“獵人”,破壞力十分驚人。按照軍方標準測試的結果,“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