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部分,盜墓之驚心詭事,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把我的想法說出來的時候,周明軒一拍腦門說到:“對呀,我怎麼就沒想到呢,山海經裡的確提到過鬼井。因為鬼族人極善攀援,尤其擅長攀爬峭壁,走路喜歡直上直下,所以我認為,這些石柱很可能就是鬼井的偽裝!”
我們找了一根只有兩米多高的斷柱,穆圖爬上去之後果真發現石柱是空心的:在石柱的內壁上,有一條盤旋而下的旋梯,一直通到大殿底下!
姚俊從背囊裡取出一副尼龍軟梯,讓穆圖搭好以後,我們相繼順著軟梯進入了石柱裡面。姚俊突然問周明軒:“老爺子,我們上回見過的那口鬼井,井壁上全部都是人的顱骨,那是怎麼回事啊?”
周明軒略微想了一下,說到:“鬼族也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是對某一個古老人種的統稱。可能,在鬼族當中也分為許多不同的分支,分支不同,信仰和生存方式就不一樣”。
……
這副旋梯也真的奇怪,在神殿臺基上面的部分,整副旋梯都在石柱內側,我們走在旋梯上的時候,是在石柱裡面的;可是到了神殿臺基下面的時候,旋梯突然變到石柱外面去了,我們走在旋梯上的時候,是在石柱外面的外壁上……
神殿下面果然別有洞天:我們站在神殿下面的這個諾大空間裡,儼然身處一間龐大宮殿的正殿當中。圍繞在正殿四周,扜彌人就在祭祀神殿下面的土壁上,掏挖出了幾百間大小和形狀一樣的窯洞,這些窯洞排列整齊,正好以這間正殿為圓心,將正殿圈成了一個圓形殿堂。
在正殿殿堂的中心,豎立著一支直徑約有十米的白色玉柱,玉柱同樣被雕刻成了立人的形狀。
瓜子突然說:“你們覺不覺得這裡面和外面有什麼不一樣啊,好像這裡沒那麼壓抑了,哦?”
瓜子說的沒錯。因為這裡面的一切,迴歸了正常狀態;在石柱外面,眼見之處全都是黑色或者暗紅色,叫人有種壓抑的窒息感。
瓜子又突然說到:“我知道了,我知道外面為什麼會是黑色的和暗紅色的,而這裡面卻不是!你們想到了沒?”瓜子表面上是在問所有人,可是緊緊的抓著我的手臂,像是在盯著我看。我好像也突然意識到了外面為什麼是一個黑色世界了:是血!
我雖然有了這個想法,卻沒說出來。瓜子還在使勁搖晃我的手臂:“說嘛,你想到外面是怎麼回事了嗎?”
我隨口說出了一個字:“血”。
周明軒和姚俊一聽我說是血,兩個人隨之就是一愣,瓜子似乎是很興奮:“哈哈,英雄所見,我也是這麼想的!”
姚俊回過頭問我:“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我說我真的什麼也沒發現,就是胡亂猜的。之所以我會猜測外面那是血染的顏色,是因為我們在頭頂上看到了成千上萬張乾枯的屍皮,在那口大坑裡面看到了累累白骨……至於那些屍肉很可能早已經腐爛風化甚至碳化,我們我從找到它們的蹤跡了。可是,那些鮮血乾涸凝固以後,總應該會有痕跡吧?
那麼多人的鮮血都上哪去了?總不會憑空消失呀?既然這地下宮殿裡面沒有任何異常的顏色,那就只能說明:外面那些黑色與暗紅色,是被人為染上去了——極有可能就是鬼族人的鮮血染遍了整座扜彌城!
穆圖從那些窯洞裡跑過來:“那些屋子裡面全都是空的,什麼東西都沒有,好像,根本就沒住過人一樣!”
我們連續檢視了好幾間窯洞,果然也全都是空的。姚俊說,這裡有幾百間窯洞,總不能挨個看一遍吧?
老周說,出於安全考慮,扜彌王很可能會住在最下面的一層宮殿裡,而上面住的很可能是扜彌王的衛兵和臣僚們。但是有一個問題他卻解釋不了:為什麼這一層幾百間窯洞一樣的偏室,絲毫沒有人居住過的跡象?不用說,通向地下第二層的樓梯,一定也是在殿堂中央那根玉柱裡面。
我們再一次用相同的方法,透過玉柱裡面的旋梯來到了九層宮殿的第二層。第二層的規模要比上面一層小一些,修在殿堂四周的窯洞式偏室數量要比上面一層少七八十間,殿堂的規模也比上面的小一些。
和上面那一層一樣:除了殿堂正中央矗立著一根碩大的白玉石柱,我們在第二層一無所獲,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我們一直下到第七層的時候,才有了重大發現。從最上面那一層開始,殿堂的規模往下逐層遞減,殿堂四周的偏室數量也逐層減少。到了第七層的時候,殿堂四周的偏室已經只剩下五六十間了,整個殿堂也不過兩百多個平方的大小,比上面的要小許多。但是,這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