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部分,火焰王子,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忠賢上位的時間極為短暫,根本沒有什麼有力黨羽,熊廷弼這麼有分量的人物即使不是很親近,也是絕不能隨便放棄的。

而且他代表的楚黨更是魏忠賢和東林較量的重要依靠。

孫承宗厭惡地看了他一眼,然後把那份聖旨丟給了他。

第三百零三章滾蛋而已,不用傳首九邊

雖然祖大壽和熊廷弼派出吳三桂及時提醒了葉向高,但是吳忻派出的喬爾也把情報送到了北京。

天啟皇帝被巡撫衙門下面的萬人坑給氣瘋了,他已經見識過道德君子的手段和節操,本以為自己已經能夠應付他們的真面目。

但是這一次,他還是真的被重新整理了認知。

雖然葉向高和張鶴鳴都爭論道,吃人的邪魔只是孫得功而已,吳忻也從來沒有指控王化貞吃人。

但是,還有魏公公,還有吳忻呢。

在葉向高和張鶴鳴覲見之前,魏忠賢就已經給東林群賢臣們打好了前站。

“王化貞只是被矇蔽了,就像袁應泰一樣,相信了不該相信的人,有錯但是本心好的。”

這句話的威力實在太大,天啟皇帝對於袁應泰實在是恨的咬牙切齒。

公平地講,袁應泰比王化貞還是好多了,其實他是有才能的,只是缺乏軍務經驗,而且急於求成了。

但是天啟皇帝接受不了。

他爺爺萬曆皇帝任內雖然有薩爾滸之敗,他父親泰昌皇帝任內雖然在君子們勸導下解除了各種稅收。

他們都對光明帝國的衰落負有責任,但是丟失北京以北最大的城市遼陽,卻是發生在天啟任內的。

“祖宗之地,祖宗之民。”

天啟皇帝說起東事,就是這兩句話,他的自責有些無辜,但是又無法開解,遼東千里疆土,百萬生民,確實都是他的責任。

“陛下你千萬不要急,幾位閣老肯定是有辦法的。”

魏忠賢的除了打前站,還埋了地雷。

然而葉向高和張鶴鳴見到天啟皇帝的時候,根本不提什麼辦法,全都忙著攻訐吳忻,對於王化貞和孫得功造成的破壞根本一點也不關心,更沒有什麼應對之策。

他們全部的心思,就在怎麼撇清責任,而且他們根本提也不提山西商人的角色。

這些商人大部分並不直接給他們上供,但是他們的庇護者,是這些東林不想得罪的。

天啟皇帝在他們拼命攪渾水的時候,終於是爆發了。

相比自己的權位,他們確實不大關心遼東,但是這樣等級的官僚其實隨隨便便就能說一大堆沒有內容的應對方案。

如果不是吳忻透過隱秘渠道,把情報送到了魏忠賢手上,他們還是有能力糊弄皇帝的。

但是魏忠賢提前做好了準備,他們自然只能大敗虧輸了。

少年天子對於文官的尊敬雖然在一次次失敗和醜聞中已經被消磨了很多,但是對著閣老咆哮,讓葉向高在整個宮廷中丟臉,這還真是第一次。

光明帝國的宮廷當然是有保密規矩的,太祖和成祖就定下的規矩。

所以就如同其他大部分太祖和成祖就定下的規矩,這些規矩都已經基本無效了,整個紫禁城猶如漏勺一般。

天啟皇帝中午訓斥了葉向高,傍晚之前,所有東林以外的派系大佬就都向魏忠賢示好了。

各路非東林系的言官、有上奏權的大臣一起出動,彈劾葉向高、叫囂處死張鶴鳴的奏章如同雪片一般堆滿了司禮監。

魏忠賢根據吳忻的建議引而不發。

眼看著東林就是牆倒眾人推的局面,東林的另一位大佬孫承宗站了出來,他自請督師遼東收拾殘局。

孫承宗是天啟的老師,而且他在熊廷弼、王化貞互相鬥爭的初期,就建議過天啟皇帝免除其中一個人的職位,統一遼東事權。

只是因為東林和楚黨之間的鬥爭,各種互相矛盾的奏章讓年輕的天啟皇帝搞不清情況,才耽誤了這個處置方式。

而且在對待各種問題一貫持重公正,對得起天啟皇帝對他的信賴。

他駁斥過袁應泰、王化貞過度期待蒙古人的錯誤,也公平地對開東江開鎮,對於熊廷弼不公正地對待東江予以打壓。

東林黨與魏忠賢達成協議,他們承認“王、孫反光明集團案”的定性,不包王化貞。

但是孫承宗要取代熊廷弼經略遼東,這在葉向高和孫承宗看來,是一個很高的條件。

因為熊廷弼不僅沒有什麼罪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應如是

連城雪

反派自救指南[賽博]

舟晚渡

料理女王

笑傲網路